中新社海口12月2日电 (记者 王晓斌)对应陆地上的绿碳,海洋蓝碳是近来热门词汇。来自清华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的科学家们2日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相聚在海口举行的2022全球科技影响力投资大会气候发展论坛,热议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蓝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林光辉介绍,广义的蓝碳是指通过海洋生物,吸收人类活动排放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并将其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蓝碳生态系统可以说是全世界碳循环模式中最复杂的一种类型。”林光辉认为,开发利用蓝碳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探清蓝碳的过程机制,二是准确测算滨海蓝碳潜力。对此,他采用卫星遥感、样方观测和模型计算等方法,推算海南的红树林固有约70万吨碳。

林光辉还在研究中发现,单一种类的红树林,其固碳能力远低于多种类红树林群落。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樊炜指出,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人工上升流”技术,在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力提升和碳增汇等方面具有优势。

据介绍,“人工上升流”技术是依托太阳能、风能等互补的供能浮台,向海底均匀注入压缩空气以形成上升气泡,将海底富含营养盐的低温海水带到表面,以实现增殖渔业资源、增加海洋固碳、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目标。“我们在山东青岛建设了一个150亩示范项目,试验效果很好,现在已经拓展成5000亩的区域。”樊炜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洋及塑料项目总监张亦默说,如果不做出改变,到2050年海洋里塑料可能比鱼类还多,这将极大影响碳汇。“希望通过减少使用塑料,减缓海洋固碳能力变弱的趋势,同时减少因使用塑料而产生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