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记者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获悉,依据最新观测数据和综合分析,今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创下1979年有卫星观测以来最小面积纪录,为192万平方公里,南极异常高温导致的冰层不稳定引发科学家对南极生态、气候变化的担忧。

南极对气候变化最为直观的“回应”是其冰盖、冰山、海冰的变化。“南极海冰面积的缩小与气温的迅速升高有直接关联。1979年至2016年,南极气温变化较为稳定,之后随着南极气温异常升高,导致海冰面积缩小,今年2月创海冰面积最小纪录。”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明虎说。

他认为,伴随南极海冰面积缩小,南极整个气候系统会产生变化,将影响磷虾和鱼类等海洋生物的生长,企鹅、海豹的生存栖息地变小。丁明虎解释,冰盖流出时往往顶着海冰走,海冰消融后将直接导致冰盖流速和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同时,由于海冰异常减少,其对太阳光的反照率影响减弱,加剧了南极变暖效应。

关注到这一现象后,丁明虎研究组与正在南极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任务的云南省气象局工程师刘维鑫、山东省气象局工程师张雪峰取得联系,向其提出结合今年1月至2月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气温监测数据加强统计分析,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南极冰盖面积、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等科研工作建议。“综合观测数据显示,中山站1月至2月气温偏高。”刘维鑫说。

南极冰盖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大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美国冰川学家特德·斯坎博斯的答复同样印证了丁明虎研究组的结论。针对海冰变化影响南极冰架和冰盖的快速变化,特德·斯坎博斯指出,海冰消退会导致冰架支撑力不足,崩塌加剧,进而加速海平面上升。

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持续关注南极海冰面积变化和影响,实时跟踪分析1月和2月气温变化和异常。研究显示,2月南极气温异常偏高,比常年高2.4℃。

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亦持续监测南极海冰。风云卫星可以实现对南极海冰每日6次至10次高频监测,准确捕捉海冰类型、海冰密集度、冰架崩裂、冰山移动等动态信息,从而服务于南极气候与环境监测。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郑照军介绍,结合风云卫星逐日观测结果,南极海冰2月面积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数据相符。(作者:王亮 )

151049093EB0E07EC4168A989FA1F5E5DAFAA112.jpg

南极洲地域辽阔,气象观测数据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南极生态研究十分关键。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在南极布设了20余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图为南极冰盖最高点自动气象站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