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明显空气变好了,居家观察期间,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境也开阔了。”回忆起居家观察的经历,北京市民彭程边翻看手机相册边说。

他的感受,印证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成绩。2019年,北京市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达12.5%。

放眼全国,去年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同比上升2.7%。

一年来,蓝天保卫战的新部署、新行动层出不穷,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景象越来越多,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源头防控,治气添动力

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攻坚期,末端治理减排空间收窄,必须从源头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从“治标”走向“治本”,推动结构调整,在深层次上下苦功夫,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

产业结构偏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让不少地方负“重”前行。为此,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各地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

在河北、江苏、山东等地,特定区域的钢铁企业搬迁或关停,整合产能向沿海转移,布局不断优化。

河北省有保有压、关小促大,一年间完成压减退出钢铁产能1402万吨,过剩产能持续化解。

过剩产能离场,留下的产能也日益清洁。2019年,23个省份324家钢铁企业7.8亿吨粗钢产能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累计约8.9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占总装机容量的86%。

污染重,根本原因是燃煤量过大,必须从解决能源结构问题入手。生态环境部抓住牛鼻子,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抹掉散煤之“黑”,换来天空之“蓝”。

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卷子村,小煤炉换成了燃气壁挂炉。“现在烧水做饭、取暖洗澡都用燃气,方便又干净。”村民姚保存说。

去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4万个村(社区)已经有700多万户完成“煤改气、煤改电”,而这组数据仍在不停刷新。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扩容至43个,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室内温暖过冬,室外蓝天白云,能源领域“治污降霾”迅速推进。

“据测算,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对全省秋冬季PM2.5浓度改善贡献最明显,贡献率达36.8%。”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何立涛说。

机动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首要污染源,特别是重型柴油货车,已成为一些城市的重要污染源,运输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从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线,串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华北重镇,年煤炭发送量达5.67亿吨。与同等运量的公路运输相比较,每年可节省柴油1645万吨。

每个“公转铁”“公转水”成果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融合,是环境治理和宏观决策的深层次联动。

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公路运量大大转出,铁路运力稳稳接住,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江海直达等多式联运项目不断涌现。

在优化货运结构的同时,生态环境部也在全力推进燃油机动车减排工作,在31个城市开展清洁车用油品专项行动,深入一线“查黑—测油—溯源”,1466个黑加油站点和644个柴油超标加油站被依法查处。

扬尘是影响大气质量的突出问题,调整用地结构,提高扬尘等面源污染防控能力至关重要。

2019年,生态环境部在每月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降尘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将汾渭平原也纳入公开范围,各地督促加大扬尘治理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以前也知道要围挡、要覆盖,可也说不清做到什么程度才行。”在山东省济宁市,一位施工工地负责人道出曾经的困惑,“现在我们手上都有‘8个100%’和6项加细加严措施,工地扬尘管理都要干啥,咱心里有谱了。”

2019年12月,“2+26”城市降尘量平均为4.5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达34.8%。汾渭平原从年初8个城市月均值超标,到年底11个城市月均值全部达标,成绩斐然。

监测数据反映出四大结构调整的成效。

以刚刚过去的秋冬季为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4%。

截至2019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比例等多项“十三五”规划明确的约束性指标已经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紧盯难点,机制在完善

“老板,你家的进料口这么封上,气体收集效果可不好。”在一家建材企业的进料机旁,江苏省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稽查科科长王东寅正在给企业负责人出谋划策,提高密闭效果。

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开展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

从“强化督查”到“监督帮扶”,督促地方加强环境管理的“霹雳手段”仍然延续,而不同于以往的是,工作组还肩负着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职责。环保专家现场解读政策,指导技术,“怎么干”的问题迎刃而解。

生态环境部累计组织20703人次,奔赴全国重点区域39座城市,开展24轮次强化监督定点帮扶,统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业窑炉、清洁取暖保障等15个专项,将治污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要求落到实处。

工作组既“把脉问诊”,又“对症开方”,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空气一体,休戚相关。在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同时,区域间的协同配合也至关重要。联防联控机制让各地握指成拳,形成治污合力,协作更深入。

2019年,生态环境部多次组织召开联防联控机制会议,总结部署京津冀、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

机构上,生态环境部挂牌设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局,成为我国首个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机构,进一步提升跨地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能力。

新机构发挥了大作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已经不仅限于研究工作重点、互通工作信息,而是向更深层次迈进。

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成功构建,7天高精度多模式数值预报顺利实现,预警信息越来越准。

交界区县签署联动执法协议,区域环境联动执法进一步下沉,快速高效打击区域交界处污染难点问题成为现实。

5月1日,京津冀三地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同步实施,开启标准、政策、资金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不同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

“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运输结构偏公路的问题尤为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指出了当地的“病根”。结构调整、总量控制成为协作小组会议的高频词,也成为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词。

长三角从强化环境执法、联合监测预测、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标准统一等方面发力,为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跨省大气执法互督互学联合执法、区域机动车信息共享平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等十个方面的行动细则……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协作跑出“加速度”。

面对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部不断完善应对机制,措施更精准,成效更明显。

“当预测到未来大气扩散条件转差、空气污染程度持续加重时,提前5至7天向相关单位发布紧急管控指令,采取措施降低污染强度或缓解污染物累积。”陕西省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梁朝说。

这样的措施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的“标配”。得力的应急举措换来显著效果。纵观2019年全年,北京市无严重污染日,并且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出现严重污染日和持续3天以上的重污染过程。

防止应急减排“一刀切”,生态环境部向7省市发出“特急”函,对钢铁、煤炭、水泥等15个重点行业实行绩效分级评价和差异化管理。

河北省全面排查全省55619家涉气企业,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并依据排污数量与治污水平,分为重点、小微和其他涉气企业,落实差异化管控措施。

2019-2020年秋冬季,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9%,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39.0%。

影响范围变小、持续时间变短、污染程度变轻,重污染过程有了新变化,预警预判、分类施策的应急举措功不可没。

而从长远来看,差异化管控措施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的有力举措。

“新政策给环保水平高的企业留出更大空间,倒逼效果立竿见影。不少B级、C级的同行来参观学习,都在加紧升级环保设施,行业越来越‘绿色’。”河南省安阳市一家A级企业负责人说。

科技支撑,治污更精准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能否科学找准“病灶”是胜败的重要前提。

“汾渭平原面临重化工、劣质煤、河谷带等‘卡脖子’问题,减排是治理的重中之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专家摸清了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为决策指明方向。

2018年下半年,在京津冀战场发挥重要作用的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推广到了汾渭平原。由科研院所、高校顶级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和“地方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开展排放清单编制和城市颗粒物来源解析,摸准城市污染的“症结”。

确诊了病因,“治”的序幕随即拉开。

一座城市,一支专家团队,一套量身定制的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地方治污有想法,更能拿出好办法。

面对山东省德州市工作“有方向,能定性,但不能定量”的困难,驻点跟踪研究团队充分发挥“作战参谋”的作用,梳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问题,形成扬尘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系列专项方案,将科学攻关的成果落在支撑地方环境管理上。

除了关注重点问题,重点时段也是地方治气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一次重污染过境,山西省晋中市驻点跟踪研究团队事前研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应急响应措施精确到小时,为应急响应赢得主动权。

“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程度缓解、时间缩短,驻点跟踪研究团队功不可没。”晋中市生态环境局一名同志表示。

智力支持抓住了重点,科技支撑解决了治气手段落后问题。在这个与污染痼疾比拼腕力的赛场,科技加持给最终胜利增加了重要砝码。

监管方式在创新。河南省郑州市完成1340家企业智能用电监管设备安装,在智慧环保平台上实时监控企业生产设备和治污设施运行情况。

陕西省咸阳市给万亩农田装上生物质禁烧热成像视频监控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捕捉火点,抓拍取证,推送警报信息。从“人海战术”到“科技助攻”,秸秆焚烧既“看得见”,又“管得住”。

监管手段在升级。在汾渭平原1343个热点网格中,生态环境部又选取200个排放贡献较高的网格作为精细化监管网格,将“千米级”监管细化至“百米级”,“千里眼”看得更清更准。

监管效率在提高。在江苏省宜兴市,一只路由器大小的黑盒装在车顶,就能实现AQI六参数移动监测,配合卫星遥感及无人机的“高空视角”,立体化的污染源精准追溯系统织就一张“天罗地网”。目前,全市共发现问题污染源130余处,当日整改率达90%以上。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做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