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炙烤着荒凉的大漠戈壁,沙粒似乎要发出爆裂的声响,在这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砾石之上,无声无息地生长着一片灿烂的胡杨树,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金黄色光芒。与胡杨林一同默默坚守在荒漠上的,还有拐子湖气象站里一群最可爱、最可敬的气象人。

天气图上无法替代的位置

车子驶过荒无人烟的戈壁,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残破的院墙和房屋,在这片废墟之后就是刚刚整修重建的拐子湖气象站,洁白整齐的院墙上写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进取、争创一流”16个鲜红的大字。

拐子湖气象站成立于1959年,坐落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戈壁深处,南临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盟气象站中环境最差、条件最苦的一个,属国家一类艰苦台站。拐子湖气象站方圆百公里内常住人口仅有13人。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41毫米,年均7级以上大风天气61天,年均发生沙尘暴天气30天……

气象站有6名观测员。当记者问起在这里工作的感受时,每个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并不可怕,真正让人感觉窒息的是无尽的寂寞,到了拐子湖首先要学会忍受寂寞。”

在这片沙海漫天、酷热干燥的地方别说是人烟,就连飞禽走兽的影子都很难见到,而这群热爱气象事业的人们,告别父母妻儿,孑身一人,毅然来到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在他们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要做好国家气象观测业务,特别是航天事业的气象保障工作,拐子湖的气象观测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做好。”

因为,他们在拐子湖默默记下的天气数据,被写在了天气图上无法替代的位置。

可歌可泣的“平常”故事

拐子湖有太多感人至深、动人心弦的故事。因为环境的艰苦,许多在拐子湖工作过十几年的老观测员已经被调回额济纳旗气象局工作。记者有幸采访到几位曾在拐子湖工作过的老站长,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一些在他们眼里看似“平常”的故事。

李福平是记者见到的第一位老站长。2003年“非典”时期,拐子湖被封闭了3个月,职工们得不到亲人的半点音讯,担心家人安危的那种恐慌重重压在每个人心头。李福平鼓励大伙克服苦难,继续建设自动站,不料工作时不慎被一种在当地被称为“八叉”的毒虫咬伤。由于无法及时出站治伤,伤口流出脓血,他的脚肿得像馒头一样。鞋穿不了就光着脚,他和大家一起顶着40℃以上的高温扫石子、拉沙子,按时完成了自动站的建设。当他拖着伤脚赶到医院时,医生说再晚一点,脚就保不住了。至今李站长的脚伤一直没好,每到春天还会复发,肿痛流脓。

谈起拐子湖,沙尘暴似乎成了它的代名词。刘福军这位曾经在此工作过16年之久的老站长总也忘不了1994年4月份的那场强沙尘暴,漫天黄沙整整刮了三天三夜。那时拐子湖还没有自动站,气象数据需要每小时观测一次。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观测员们顾不上害怕,定时顶着狂风爬到12米高的风塔上对风向风速仪进行清理。由于风大静电强,手只要一碰到风塔就立即被弹开,大伙只好三人一组,戴着手套,一点点艰难攀爬。到了风塔上,再由两个人拽紧另一个人的脚,以防被大风吹倒。

2008年,王志刚站长带着13位同志决心修个蔬菜大棚,解决吃菜问题。大伙齐心协力,靠两只手一锹一锹硬是挖了一个35米长、7米宽、1.5米深的大坑。为了让大棚能种出好菜,他们靠一个小拖拉机从5公里外的地方拉回土和羊粪,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往大坑里一层土一层羊粪的填,这一干整整就是3个月,最后好多人累得都起不来床,但是看到大棚里长出了新鲜蔬菜,大伙都非常满足。

翻天覆地气象新

过去的拐子湖有“十一难”,行路难、吃菜难、用水难、取暖难、通信难、就医难、找对象难……

在各级气象局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下,在拐子湖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拐子湖可谓是旧貌换新颜,一栋干净整洁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取代了原来的两排破旧平房,笔直的柏油路一直通到了额济纳旗。

先进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板组成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每天能供电60千瓦;新修的蔬菜大棚、新打的深水井、新建的燃油锅炉让职工们吃菜、用水、取暖不再发愁;站里装上了电视、电话,配上了性能优越的越野车,大家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通信“单边带”,出门车“趴窝”。

为了减轻站里职工们的后顾之忧,阿拉善气象局以人为本,将艰苦台站的津贴标准一再提高,把站上职工的家属安顿在额济纳旗工作和生活。同时,还实行了“派出制”,拐子湖的职工们可以一年一轮换工作岗位到额济纳旗。对于那些还没找上对象的小伙子“坚决”安排送回旗局工作,解决了终身大事才能再回拐子湖。

“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是拐子湖气象人最真实的写照,就像那片长在戈壁上的胡杨林,立千年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