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优秀省级站

安徽    河北    湖南    内蒙古    广西    广东    天津

春运路上你我相随(中国天气网安徽站 制作:徐雅莲 蒋安丽 杜冰冰 周芮琪)

评语:专题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为回家心切的公众提供贴心的气象服务,及时发布各类天气信息,同时还包括安徽春运铁路信息、安徽春运高速公路气象产品、近年来春运天气情况统计、春运图片故事等丰富的内容,为春运做好气象保障。专题页面新颖,内容丰富,色调切合春节的主题。

跟着金庸游草原(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制作:郭敏 田艳芳)

评语:专题以崭新的视角、结合金庸的热门小说制作了一期充满创意的旅游专题,角度新颖,但页面设计感欠佳。

《数据会说话》专栏(中国天气网 制作:张永宁 任成英 田曼 李萌萌 张慧媛 刘晓丹 朱茜 梁杰 赵薪童 李强等)

评语:国内首个气象数据新闻栏目,在公众关注的各大热点事件中主动发声,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引导公众了解事件背后的气象知识,感知气象对公众生活的影响。专栏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时效性强、服务性强,同时页面设计简洁大气,紧跟时代潮流,目前已推出20余期。在制作上,专栏产品打破了常规的图文传播形式,将气象大数据可视化,都转换成交互性强、公众易于接受的信息图、交互图表、视频、GIF等,抓住移动端的传播趋势,创造了可看、可听、可互动的气象科普传播模式,使网民与数据有了多重互动,系列科普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湖南数说天气》专栏(中国天气网湖南站 制作:尹婷 罗丹 蒋丹 谭萍 吴钧宇)

评语:专栏以图解形式为主,挖掘气象数据为公众进行科普,但设计感欠佳。

强降雨横扫广东珠三角 多地出现城市内涝(中国天气网广东站 制作:陈玥熤 黄俊生 殷美祥 罗曼宁)

评语:专题针对今年5月广东的暴雨过程进行直播报道,是中国天气网首个以省级站为主导、主站联合推动的直播专题,同时也开启了灾害直播报道的本地化先河。

2016年世界气象日——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中国天气网 制作:刘珺 崔丽丽 张永宁 张慧媛 关禺 赵嫣嫣 任成英 高原)

评语:专题主题鲜明,利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跟踪报道2016年各地气象日开放活动盛况,活动期间专题实时更新,且设有微博话题,交互性强;同时专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数据新闻、趣味科普视频、气象人故事图集全方位宣传展示了气象部门在气象知识、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普工作,引发网友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另外该专题还采用了时下流行的三图切换呈现方式,页面设计新颖美观,富有创意。

二十四节气“霜降”——赏河北秋色(中国天气网河北站 制作:高贝贝 路丹)

评语:专题上线及时,内容丰富,不仅有河北地区的美丽秋景,还介绍了河北2016年赏红叶指南以及秋季灾害防御等霜降时节的重要天气影响和服务指南,时效性强、服务保障到位,具备较强的服务性。专题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交互性强;页面结构清晰、布局合理、新颖美观、富有特色。

梅子黄时雨(中国天气网江苏站 制作:张岚 陈睿 许敏 单婵 张志薇)

评语:专题采用全新的制作手法,精心打造梅雨气象服务专题,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意境优美,页面设计独具江南特色,所有栏目条的设计都融入了江南水乡元素,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营造出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意境,给公众极佳的视听感受。专题通过图文、视频、Flash、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运用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直观地为公众展示了江淮梅雨的特点,集科普性、服务性、观赏性于一体。

数说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天气网 制作:夏雨 刘文静 张永宁 梁杰 张海莺 刘珺)

评语:专题提前2个多月策划,顺应时下热门的数据新闻传播趋势,挖掘气象大数据与奥运热点相结合,紧抓这一全球热点事件及时发声,以“数据看奥运”为主题,重磅推出一系列有数据看点、趣味卖点、实用亮点的创新奥运报道,如《数据会说活:气候会影响奥运金牌分布吗?》、《数据帝扒天气:当夏奥会开在冬天哪些比赛会凌乱》、《数说中国奥运奖牌》等。推出后流量高,传播效果好。此外,专题紧跟热点推出《为什么奥运火炬遇上大风大雨不会熄灭》、《奥运冠军华丽变身——盘点那些土豪冠军》等多组有料、有趣的系列原创图集,以独特的视角盘点奥运圣火点燃方式的进化史、体育界颜值颇高及关注度较高的运动员等,科普性兼具趣味性,深受网友喜爱。

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走进新疆(中国天气网新疆站及主站 制作:宋晓新 李建平 陈冬梅 马秀清 李志宏 田曼 刘珺 刘文静 孟晓婷 关禺 张永宁 刘晓丹 夏雨 任成英 李萌萌)

评语:今年中国天气网集合多领域资源,提前半年多策划,以“探寻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发展机遇和选择”为主题,紧密切合国家形势,围绕气候变化热点话题,成功举办“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走进新疆”实地考察活动,通过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渠道,共同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宣传气象部门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声音,呼吁公众关注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社会上形成对考察主题和考察活动的关注度,传播效果历年最好。此次活动报道形式创新,通过七个首次,增强活动亮点,提升活动影响力:首次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作为指导专家;并首次启用全程网络直播;首次采用航拍等新技术;首次采用图解形式制作活动相关话题;首次创建3个微博话题;首次设计活动纪念首册;首次撰写媒体报告。

根河极端低温达-53℃?用测温枪测气温并不科学(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主创:郭敏 张慧媛)

评语:每年冬季,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极寒天气便备受媒体瞩目,但一些主流媒体一方面在渲染极端低温天气的同时,忽视了低温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该文从科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的阐明了诸多气象学上难懂的定义和科学测量法,并对媒体渲染的低温数值做出修正和详解,同时解答了公众对体感温度低于预报温度的具体原因。行文流畅、内容详实、简单易懂,拉近了普通大众与严肃科学的距离,对气象科普宣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雪最南能下到哪里?》《“棉裤”预警都出了这回寒潮玩大了》《秋裤预警来啦!厉害了Word冷空气》(中国天气网 主创:李磊田 韩旭 信欣 刘文静 朱茜)

评语:无论是年初的霸王级寒潮,还是年底的实力派冷空气,数据帝扒天气都抓住了冷时机,及时打造了深度爆款系列新闻报道。根据1951年有比较完整记录以来的降雪数据,和古代地方志及文献资料对降雪的统计,盘点我国的最南雪线,并分析雪线反映的气候冷暖变化。在寒潮和冷空气初显影响之际,第一时间推出《“棉裤”预警都出了 这回寒潮玩大了》《秋裤预警来啦!厉害了Word冷空气》,用更加网络化的方式来预报降温提供服务,报道成功缔造 “棉裤预警”“秋裤预警”概念,成为网络热词,全面覆盖大型网站及新媒体平台。

谁是北方极端暴雨的“罪魁祸首”?(中国天气网 主创:朱茜)

评语:为让晦涩难懂的专业气象名词和复杂的气象原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文章不仅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专业图形,更借助时下流行的互联网次元文化,创新性地将网络表情、网络流行词语等用于解释复杂的气象原理,将关于天气的复杂原理与专业名词“化整为零”,用公众能看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能用趣味性的表达让公众顺畅看完全文,进而了解天气是如何影响到自己生活的。

寒潮冰封浙江 约7.1万平方公里气温低于-5℃(中国天气网浙江站 主创:蓝烁群)

评语:今年1月,“世纪寒潮”影响浙江,浙江遭遇雨雪冰冻天气,省气象台拉响寒潮橙色预警信号,该新闻及时向公众传播此次寒潮天气的影响,新闻性和时效性强,图文并茂,传播效果好。

30秒看南方近两月到底泼下多少雨?(中国天气网 制作:张海莺 张永宁 赵薪童)

评语:以当时最热的南方持续强降雨话题为选题,表现南方从汛期以来的累计降水量。并用可视化的形式制成视频,将南方累计降水的变化表现在地图上,颜色越深,累计降水量越大。产品直观地表现了南方强降雨的雨量之大,视觉效果震撼。同时,就视频所表达信息进行数据解读,以文章、图表等形式丰富了产品信息,增强读者对南方持续强降雨的了解,增强公众相应的防灾减灾意识。

大数据告诉你台风季怎么安全游海南岛?(中国天气网海南站 主创:张永宁 王丽文 范彦慧)

评语:首个国省联合制作的数据新闻,利用1949年-2015年影响海南的台风历史数据,从登陆海南台风变化趋势、台风影响海南最严重时段、台风季最受影响的旅游线路和景区、台风登陆海南后一般往哪里走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公众旅游进行了安全提示,利用大数据指导旅游行业和公众服务,角度新颖、实用,并将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制图精良,传播效果突出。

王家坝闸对淮河意味着什么?(中国天气网安徽站 主创:蒋安丽)

评语:6月底,淮河流域强降水频发,汛情告急,王家坝闸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当时热议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站适时推出本文向公众介绍王家坝的情况,通过图片、历史数据、图表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阐述了王家坝水闸在淮河流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安徽防汛抗洪的积极作用,事实准确,内容详实,可读性强,本文同时在微信和微博上推出,引起粉丝们热议,阅读量高。

广州市区真的下雪了 为65年来第一次(中国天气网广东站 主创:郭婷 陈杰荣)

评语:2016年年初,受超级寒潮影响,2016年1月23日夜间开始,广州网友纷纷爆料见到了“雪”(雨夹霰),24日中午前后转为雨夹雪,这是广州市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次出现雨夹雪。标题“广州市区真的下雪了 为65年来第一次”新闻时效强,报道及时,重点突出,传播效果非常好。

云南遇10年来最强低温雨雪 专家:不算世纪寒潮(中国天气网云南站 主创:周蓉 郭荣芬)

评语:云南的省会昆明,一直因为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而享有“春城”的美誉,年均降雪仅有2天,对当地人来说,可以看到雪花飞舞一直是一件稀罕事。今年1月22日夜间开始,云南开始出现降温雨雪天气过程,包括昆明在内的云南中部多地现积雪,网友纷纷好奇这是否为“世纪寒潮”——作者抓住了这次难得天气过程,迅速报道新闻事实,新闻性和时效性强,有完整的新闻要素;同时,邀请气象专家从专业角度解释这场“10年来最强低温雨雪”,最后还根据网友的资料和市民的回忆,整理了一份昆明“雪记忆”。文章标题精炼,重点突出;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

中国天气网发布:国庆假期热门城市旅游舒适度指数预测(中国天气网 主创:张永宁 任成英)

评语:针对十一国庆假期时间长,公众外出旅游人数多的社会需求,首次发布国庆境内外热门城市旅游舒适度指数。该资讯参考深圳气象局制定的舒适度指数计算模型,结合中国天气网七天预报数据,综合气温、天气现象、风力等因素制作了旅游舒适度指数,并给予了针对降雨、低温、高温的出行生活提示,实用性和实效性强,制作独特,有很强的服务性。形式新颖,信息一目了然,有利于传播。新闻将气象跟旅游结合,对公众假期服务性非常强,文中的产品图制作美观。

冬季挖藕人(中国天气网安徽站 主创:刘贵星)

评语:这组图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冬天挖藕人的工作,整个画面构图讲究,表现力强,角度多样,有挖藕人手部皴裂的特写、人物表情特写、全景、中近景等多种镜头,全面展示了挖藕人在冬天工作的辛苦和不易。

雪窝烟台迎大风降温 犹如进入冰河世纪(中国天气网山东站 主创:郑东)

评语:2016年1月22日开始,霸王级寒潮袭来,素有雪窝之称的山东烟台遭遇降雪和降温天气,作者敏锐捕捉到核心话题点,通过海边厚厚的积雪、挂满的冰柱、大风掀起的惊涛骇浪、人物表情动作等多张图片,很好地反映了此次天气的特点。新闻图片完整真实记录了降雪发生时的现场情况,视觉冲击力较强,现场感强烈。

冬季的羊卓雍措 美醉了(中国天气网西藏站 主创:索朗白玛 桑旦平措)

评语:记者对冬日里的西藏特色景色进行了多种角度、十分考究的拍摄,画面震撼,富有美感。

美呆了!云南念湖秋晨宛如仙境(中国天气网云南站 主创:李雷 周蓉)

评语:每年年末11月左右,云南念湖有大批的黑颈鹤、斑头雁飞到这里越冬,直至次年3月。宁静的水面,静寂的山峦、清透的湖水、红色的土地,在灵动的候鸟引领下,展现开动感的画卷,薄雾的清晨美如仙境。作者用镜头记录了这些美景,角度多样,画面考究,不需要PS,不需要滤镜,营造出仙境之感。

河北承德塞罕坝美丽秋色(中国天气网河北站 主创:孙阁 高贝贝)

评语:记者徒步拍摄,与当季的天气主题密切相关,主题明确,构图讲究,构思新颖,整体美观,表达准确,体现河北的秋季的大好河山。

遮天蔽日!甘肃酒泉瓜州县出现沙尘暴(中国天气网甘肃站 主创:朱刚)

评语:作者通过对一次突发沙尘暴天气的拍摄,及时记录了沙尘来袭时的壮观场景,虽然是手机拍摄,画面质量不够高,但画面现场感强烈,抓住了沙尘暴冲击城市的瞬间,从多角度记录了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柳州洪水过后 街道狼狈不堪汽车严重变形(中国天气网广西站 主创:刘英轶)

评语:6月14日凌晨柳州遭特大暴雨袭城,导致城区多处路段被淹,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将古亭山个体园社区里停放的数十辆车冲到河道里。洪水退后,社区街道一片狼藉,泥泞不堪,垃圾杂物散落一地,居民在家门口清理被洪水浸泡的家具、电器和汽车。 此图集拍摄、发布及时,画面清晰,现场感强烈;天灾无情人有情,照片真实有效地展现了洪水的威力和记录了灾害过后居民齐心协力的自救现场。

“大寒”下的舞者(中国天气网吉林站 主创:韦砰 贾雪梅)

评语:在东北,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最难熬的时刻,又逢“霸王级”寒潮,给北方的冬季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寒冷。《大寒下的舞者》作者立意新颖视角独特,变换的灯光配合常见而又多变的冰花,展现出了冰花的另一种美感,营造出了无数引人遐想、发人深思的场景,它制造的美好让人忘记了寒冷,甚至有一种幸福的味道。

数据告诉你9个关于桑拿天的真相(中国天气网 主创:张永宁 任成英)

评语:针对夏天南方遭遇的持续高温的热点话题推出科普图片作品《数据告诉你:9个关于桑拿天的真相》,包含桑拿天的危害、我国桑拿天地域分布及时间分布、桑拿天趋势、情绪中暑的条件及公众防御提示等方面,通过数据可视化处理,图形制作形式新颖、美观大方,公众易于理解和信息接收,在内容及形式上满足了公众对桑拿天的科普需求。

台风数字画像 (中国天气网 主创:张永宁 刘晓丹 任成英 夏雨 梁杰)

评语:今年汛期,《数据会说话》专栏针对影响我国的6个重要台风尼伯特、妮妲、莫兰蒂、鲇鱼、莎莉嘉、海马,推出“台风数字画像”系列产品,首次从数据的角度分析台风特点,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提炼出台风的生成、强度、移动速度、影响等关键信息,还首次推出“台风自画像”的概念,用拟人化的方式做生动、有趣的科普。每个台风的画像特点突出、“个性鲜明”,公众一目了然,科普效果显著。

沿途天气(中国天气网 制作:王璐 侯杰 李强 魏来)

评语:产品是移动端模式的积极探索。

新版台风实时路径查询产品(中国天气网 制作:潘煜 张晓通 弓盈 辛宏伟 李菁)

评语:支持定位及任意历史台风查询,顺应移动互联网传播需求。

出行天气穿衣助手产品(中国天气网 制作:穆璐 詹璐 丁秋实 李菁 林棽 赵雯清 李强 李萌萌)

评语:提供分众人群科学穿衣指导,产品有新意,抓住用户痛点。页面设计新颖,和商业运营结合。

婴幼儿感冒趋势预报 (中国天气网 制作:余晓芬、林棽、魏来、李强、李萌萌、罗冰、高原、辛宏伟、李菁、单梁)

评语:提供呼吸道疾病易感人群的健康类产品,体现“气象+医疗”。

蓝天预报 (中国天气网 制作:潘煜 赵薪童 李菁 弓盈 李强)

评语:抓住公众需求热点,是雾霾服务利器。

《全球变暖,你家气温升高了几度》 (中国天气网 制作:张永宁 朱茜 李强 罗冰 任成英 魏来)

评语: H5产品,交互性强,可进行数据的更新迭代。

首创国省联动灾害直播报道模式(中国天气网主站及广西 广东 重庆 安徽 辽宁 海南 河北站 主站主创:田曼 刘珺 张永宁 黄涛 刘晓丹 亢喜兰 张慧媛 梁杰 杨兴等)

评语:今年中国天气网资讯团队首创国省联动灾害直播报道模式,创建灾害直播报道流程。当重大灾害天气来临时,充分发挥省级站资源优势,加强联合报道,与广东、广西、海南等多省区实时传播台风、暴雨、龙卷风等天气的灾害现场及气象科普,省级站由素材提供者转型成为内容生产者。全年共启动16次重大天气事件直播,其中国省联合5次,采用主站直播模式上线直播服务的省级站达10个。同时优化直播专题模板,聚合多个省级站的直播专题,利用页头切换的方式实现灾害直播本地化。

开创天气网网络视频直播先河,实现直播栏目化(中国天气网 主创:刘文静 陈曦 王慧 李振生 张海莺 朱茜 任梓嘉 关禺)

评语:中国天气网紧跟潮流,与腾讯开展多次灾害网络直播合作,开创中国天气网网络直播先河;与中国气象频道、网易强强联手,打造了国内首档网络直播栏目《天天天哪》,这是首个台网联动深度合作的栏目,是响应中心全媒体业务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气象类直播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
开创气象服务新模式:7月开始,在台风“尼伯特”“妮妲”、华北极端暴雨等重大天气灾害发生时,联合腾讯推出网络视频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百万。这是中国天气网首次涉猎视频直播领域,开创气象服务领域网络直播先河,是气象类直播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
打造首档气象类网络直播栏目:9月起,联合网易、频道共同打造国内首档视频直播栏目《天天天哪》,这档以气象服务为基础的生活杂志类网络视频直播节目,用互动性极强的直播表现形式,从有趣、新奇的生活角度出发,展示天气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每期由高颜值和专业性的主持人团体轮流直播,在带着网友感受雨雪风霜变化的同时,普及气象知识。栏目组作为网易重要合作伙伴应邀参加了其直播战略发布会,作为网易最为重视的直播PGC生产者之一,入选了网易“TOP100伙伴计划”,栏目10月综合指标进入网易TOP100所有PGC排行的第三名,单期最高流量突破百万。
台网联动深度融合:本次合作是响应中心全媒体业务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栏目由中国天气网和中国气象频道联合制作,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目前,已经逐渐摸索出台网联动深度合作的初步模式。

初雪还能这样看 VR虚拟现实雪景不再遥远(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主创:贾克寒 高超越 田艳芳 袁梅)

评语:内蒙古冬季冷空气频繁,10月初便迎来初雪。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另辟蹊径,摒弃以往图文报道初雪的方式,首次采用航拍+VR技术,用全景摄像机拍摄初雪覆盖下的城市,后用转件拼接出一副水平360度、上下360度均可观看的全景视角VR动态降雪图,观看者佩戴VR眼镜,还能感受第一人称视角的全景图像,仿佛自己就身处雪原之中,雪花就落在自己身上。这是对新技术的一次成功尝试与运用。

       陕西   湖南   北京   河北   山西   江西   江苏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罗迎

该同志主要负责“400”气象服务热线的技术支持、系统维护和客户服务工作。作为江西省“400”气象服务热线平台技术和服务工作的“全能师傅”,给人留下的是“客服技术能手”的深刻印象。主持了“省级400气象服务热线支撑平台”课题研究,优化了服务流程,课题正式通过验收后投入运行至今未出现任何不良状况。该同志的技术支持与把关使“400”服务热线成立初和江西省局新大楼“400”服务热线的割接改造两次工程高质高效完成,实现400气象服务热线零中断。带领同事维护系统,维修电脑,维护检修服务器,维护网络,时刻确保运行顺畅。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西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王兴

该同志负责投诉处理、业务管理、日常短信结算、西藏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用户投诉基本是由王兴同志负责解决,本着优质服务的工作态度耐心解答用户的疑问,细心安抚用户,及时沟通技术部门协助查找原因,尽最大可能让用户满意。此外,作为主要起草人负责起草西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他工作尽职尽责,业务能力优秀,肯学肯干,吃苦耐劳,在高海拔地区充分发挥了“高海拔、高标准、缺氧气、不缺志气”的高原气象人精神。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马悦

该同志工作执行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状况能力强,严格遵守气象服务热线业务流程,工单记录规范严谨,热情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沟通技巧屡受用户认可,实现零投诉,用户满意率100%。重大天气过程期间,电话指导受影响省份热线的用户服务工作。参与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终端一体化接入支撑技术平台建设”等项目,曾在重大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中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陈珍珍

该同志是一名年轻的客户服务老同志,始终坚守在客户服务业务第一线,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积极肯干,任劳任怨,用户满意率100%。该同志严于律己,用心学习,善于总结,注重服务品质和服务能力提升,收集、反馈和分析用户的各种需求。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  王珊珊

该同志身为科室副科长,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熟练掌握了客服应具备的服务礼仪和技巧,有较高的客户沟通能力,顺利地完成了气象服务热线的各项工作,获得同事和用户的一致好评。该同志具备热情认真的态度和责任心,不断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陕西省气象局  杨涵

该同志在热线工作方面表现优异,业务受理中严格按照《气象服务热线服务用语规范》与用户沟通,无用户对其服务态度进行投诉。积极妥善处理各类用户需求,实时追踪反馈效果,客户满意率高。在今年汛期启动应急期间,杨涵同志总是毫无怨言地出现在与气象信息员互动的第一线,耐心告知信息员预警情况及防御指南,认真记录下受灾地区出现的灾情并反映给相关领导,全年汛期外呼工作量高。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湖北省气象局  任光政

该同志作为客服队伍里年龄最长的一员,一直用出色的表现践行气象服务热线客服职责。工作中勤恳务实、乐于学习,严于律己、工作热情,技术过硬、成绩突出。承担对新员工的业务操作、系统维护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带领大家共同做好客服工作。该同志受到用户的肯定与表扬,受到同事们的尊敬与爱戴。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  倪灵芝

该同志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努力,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做好重大气象活动保障工作,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认真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工作,坚持业务第一线;积极投身气象热线服务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为浙江省气象服务热线服务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  武琳子

该同志严格按照《气象服务热线服务用语规范》要求自己,用户满意率100%,2012年被评为优秀员工,除从事客户服务工作,还肩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监控和启动绿色通道的重要任务。该同志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病坚守岗位,及时发现故障、不延误一次绿色通道启动,多次得到领导认可。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客户着想、替客户分忧”的服务宗旨,为气象服务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
山东省气象局  赵义兰

该同志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气象工作者,始终坚持规范化服务,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精神状态饱满昂扬,职业道德高尚。积极收集用户需求、耐心解答用户疑问,如实反馈处理结果,及时处理用户建议与投诉,为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树立为民服务形象做出一名老同志应有的贡献。向年轻人无私传授自己的经验,提高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认可。

 

关于2016年度中国天气网和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业务评比结果的公示公告

根据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下发的《中国天气网和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业务评比工作细则(2016年11月修订)》,经过初评和复评环节,现已评选出2016年度“中国天气网年度好专题”、“中国天气网年度好新闻”、“中国天气网年度好图片”、“中国天气网年度好产品”、“中国天气网特别创新奖”和“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客服代表”等奖项。

另外,参照《中国天气网业务考核管理办法》(公气函〔2016〕53号)和《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业务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气减函〔2013〕94号)和2016年度中国气象局目标考核中涉及中国天气网省级站和气象服务热线的各项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经过严格的考核评分,现已评选出2016年度“中国天气网优秀省级站”和“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优秀省级站”各7个。

现对2016年度中国天气网和全国气象服务热线业务评比的各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7年1月16日—2017年1月20日。公示期间,如认为评选结果存在问题,请在周一至周五8时至17时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向中国天气网总编室反馈。反馈要有清晰的说明,并署真实姓名。

通信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天气网

邮政编码:100081

联 系 人:穆宏

联系电话:010-68408405

NOTES信箱:穆宏/网站中心/气象网络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CMA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17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