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24节气专题 > 霜降

节气变化引发疾病 过敏性哮喘最为突出

【字体:   2010-10-22 07:00:53   来源: 中国天气网

霜降时节,各大医院门诊人数激增,仔细研究,大多是得了“气象病”,那么

什么是“气象病”?
  

气象病是由天气或气候原因造成的疾病的统称。是由于温、湿、压反常,紫外线过多与不足等,引起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失调或身体直接受损所造成的,如中暑、冻疮、哮喘、高山病、雪盲、闭汗、皮肤癌等均属气象病。还有关节炎、肺结核、猩狂病、百日咳、白喉、寒热等都与气象条件变化关系极大。有些病还与季节有关,如慢性气管炎、肺炎、心肌梗塞、脑炎、克山病,所以这些病又称季节病。

这个时候主要的“气象病”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主要是由于气温下降,湿度降低,浮尘增多,过敏原也增多,人们在抵御寒冷的同时,又接触到了一些过敏原,自然就容易引起这种过敏性症状。而这种疾病跟气温、湿度等等有直接的联系,是秋天非常容易得的一种呼吸道疾病。

节气变化引发疾病 过敏性哮喘最为突出(图)
秋季天干物燥,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资料图片
  

哮喘的发作,自古以来就认为与气象因素关系极大(我国民间将哮喘病列为"气象病"之一种)。据临床的统计,天气变化占哮喘病发作原因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为疲劳、过敏、饮食不当等因素。从时间上看,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其次是冬季、初春和梅雨时节。同时,秋季是一年中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的季节,每次冷空气过后,都伴随着气温、气压、降水、空气湿度的明显变化。尤其是气温的降低直接对哮喘有诱发作用。  

资料显示,秋季还有两种天气可诱发哮喘:

其一是初秋时节,当雷雨前或台风登陆前的几个小时,哮喘的发病率较高。心理医疗专家分析认为,这除了气候原因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心理原因所致患者对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心存不安甚至恐惧。

其二是深秋时节,天气形势被高压控制,哮喘患者增多。气象医疗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近地层出现了逆温层(即气温随高度递增),地面出现某些诱发哮喘的"过敏原",从而使哮喘发作。

霜降时节,天气变化明显,特别是当有冷空气过境时,更要提早预防,做到有备无患。深秋时还要及时增加衣被,避免受凉,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当哮喘发作时,可按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服用一些中药,以平喘祛痰,缓解病情。

当然,过敏性哮喘除了天气变化引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过敏原。秋季的温度和湿度都明显低于夏季,空气中的浮尘增多,尘螨也在家里到处滋生,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家庭中的宠物同时也开始换季前的换毛,这些都是非常容易过敏的物质。少数秋季常吃的食品同样也会引起过敏症状,如:螃蟹、桃子、羊肉、鸡蛋、牛奶等。

节气变化引发疾病 过敏性哮喘最为突出(图)
 以上几种物质是常见过敏原 资料图片  

对付秋季这一常见病,我们不是没有办法的,其实大家只要做到一下几个步骤,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安全过秋。

预防方法一:注意饮食

平时要养成不挑食、平衡饮食的好习惯。另外,秋季气候干燥,大家常常会有口干、皮肤干燥等燥热表现。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梨、荸荠、柚、甘蔗等,这对过敏性哮喘也有预防作用。另外,注意不要多吃大闸蟹等高蛋白食物。

预防方法二:锻炼身体

平时,我们就应加强体育锻炼。多做运动,增强体质,这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最有利措施,特别是对体弱和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

节气变化引发疾病 过敏性哮喘最为突出(图)
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家居环境有利于预防疾病 资料与图片
    

预防方法三:改善家居环境

改善居住环境对预防过敏性哮喘也很重要。实验表示,大量的过敏性疾病都与家具中的尘螨有关系。特别是地毯、沙发、床铺等,更是尘螨寄居的最佳场所。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大家在平时应当多开窗通风,家居用品尽量少选择一些羊毛制品,同时,经常给家里晒太阳,患者的内衣物还可以用开水烫,以减少尘螨的存在。

预防方法四:避开过敏原

秋季是外出游玩的最好季节。户外活动虽然能够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但与此同时,尘螨、动物皮毛、霉菌孢子,以及螃蟹等食物,都有可能成为诱发过敏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大家在赏秋的游玩的同时也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远离宠物等。

编辑:中国天气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每日调查更多

您最关注最需要的气象服务

我有话说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