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保存至桌面 English 省级站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效益突显

2016-05-17 16:07:20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4月17日,暴雨袭击浙江,泰顺县仕阳镇塌方公路及周边数个地质灾害易发点人员有序转移,无一伤亡。这得益于当天16时20分,分管副镇长徐卫健收到了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短信,这距县气象局发现强回波并开始做预报的时间只有不到50分钟。收到预警后,他立马给乡镇各部门和各村打电话启动防范工作。

像仕阳镇这样有序避险的案例,在今年入汛以来至4月底的9轮降雨过程中还有很多,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防汛抗旱中发挥出作用。

在4月20日的暴雨过程中,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同时“在线”。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0日8时至次日晚8时,广东部分地区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等级较高。而在广东,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细化了“部分地区”。21日14时,肇庆市地质灾害预警等级被评定为4级,即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肇庆市气象局周义昌轻按鼠标,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很快将预警发布给县、乡镇、村的信息员。“收到预警,我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各个种植养殖大户,大家有了防范意识和措施。”肇庆市白土镇乐堂村信息员谭梅冰说。

4月15日,湖南遭遇强对流天气。3万余条预警短信从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被发往全省五级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安全责任人、交警指挥人员、气象信息员,国土、林业、交通等部门负责人,所有保障工作提前到位。“这是几十年来都少见的冰雹呀!幸亏提前收到你们的预警信息,田里的农作物才幸免受灾。”种粮大户毛修林说。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于2015年正式试运行。此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强调,坚持“各级政府共建、各部门共用、全社会共享”的工作思路,实现该系统与各部门预警信息发布对接,打造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权威发布的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运行,国家、省、市、县四级一体化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初步形成“一横四纵”的业务格局。

国务院应急办主任李晓东在去年5月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启动仪式上表示,中国气象局和各预警信息发布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不断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为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应让发布运行机制更加高效、规范统一,确保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向目标人群。

当前,在国务院应急办主导下,在国家级层面,16个预警发布责任单位完成预警信息发布确认书的反馈备案工作;工信部积极协调运营商推进“12379”预警短信免费、快速发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快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体系的对接。

地方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加大了支持力度,多个省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项目获立项,部分地方将预警信息发布运行经费已经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343个地市和2015个县级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已拥有专兼职预警发布人员共计6085人。

◆“一纵四横”业务布局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效益突显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为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的一部分,从总体架构上建设国家、省、地市三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县级预警信息发布终端。

国家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位于四级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结构的最上层,它的信息来源为国务院应急指挥平台和相关部委;省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位于第二层,信息来源为上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省政府和省内各厅局;地市级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位于第三层,信息来源主要是上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地市级政府和各委局;县级预警信息发布终端作为最底层,是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基层信息受理单位,信息来源是上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县级政府和县级各委办局。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由国务院应急办负责总体管理,省、地市级发布平台和县级终端由当地政府应急办管理,日常运行维护由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采取“谁发布、谁负责”原则,各单位对本单位所发布的预警信息负责。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发布单位仅能发布本区域范围内一定级别的与本单位相关的预警信息,不能越级、跨区域、跨行业发布。

◆业务组织机构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效益突显

2015年2月,中央编办正式批复成立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同年5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启动业务运行。截至4月底,北京、天津、山西、上海、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新疆、贵州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省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目前全国31个省、343个地市和2015个县级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已拥有专兼职预警发布人员共计6085人

◆各部门对接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效益突显

在国家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公安、民政、国土、交通、水利、农业、卫计委、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林业、旅游、地震、气象等13个部门52种预警信息完成对接并入网发布,工信、环保、海洋等部门正在积极开展系统应用对接工作,初步实现了多灾种预警信息统一发布。

在全国范围内,16个部门90种预警已经接入发布系统并正式业务运行。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健全了以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

◆预警发布情况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效益突显

2015年5月1日业务运行以来,全国发布自然灾害预警25万条,事故灾难类事件预警106条,公共卫生事件17条,社会安全事件5条;除气象灾害预警外,国土、水利、电力、海洋、交通等部门通过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发布预警信息661条;全国31个省、333个市通过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预警信息。

◆发布渠道建设

自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以来,拓宽发布渠道,扩大预警覆盖范围一直是工作重心之一。发布渠道整合和利用各部门及社会媒体资源,建立了手机短信、手机APP、互联网、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媒体、楼宇电视等多种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还与阿里支付宝、腾讯微信、新浪微博等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解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问题,与涉农涉灾部门共建共用了43.6万个预警大喇叭、76.7万名信息员队伍和7.8万个信息服务站;通过海洋广播、北斗卫星等手段解决了面向海上船舶的预警信息发布问题;通过预警收音机解决面向人口密度小的偏远地区预警信息发布问题;通过藏文、维语手机彩信解决语言沟通不畅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预警信息发布问题。

足迹

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2005年11月,中国气象局应急办成立。

2006年6月,中国气象局提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构想。

2006年底,国务院召开《“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审定会,确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交由气象部门建设。

2007年2月,中国气象局成立项目办,启动可研编制工作。

2009年7月,根据发改委审查意见修改项目可研。

2010年9月,发改委批复项目可研。

2011年11月,发改委下达投资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2013年,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建设进入为省级、市级、县级试点用户安装、培训应用阶段。同时,已经起步建设的省、市、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逐步对接。

2013年5月28日,工信部同意开通“12379”作为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公益服务专用号码。

2013年8月1日,“12379”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站正式上线。

2014年1月9日,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全部接入完成。

2014年1月11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业务试运行。

2015年2月,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2015年5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业务正式运行。

2015年5月18日,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挂牌运行。

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秘书局印发《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办法制定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2015年9月14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用对接工作会议召开,各部委启动对接工作。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数据时间截至2016年5月4日

微信关注我们,阴晴冷暖尽在掌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张慧媛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阴雨绵绵衣服发霉 晾晒小贴士
  • 春季过敏高发 生活中要注意这4点
  • 清明养生 三个要点需知道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