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气象科普专题

2008-2009年秋冬季北方地区严重干旱成因分析

【字体:   2011-02-21 10:40:10   来源: 中国天气网

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2月初, 我国淮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少,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12省区出现30年一遇干旱,部分地区重旱程度达五十年一遇,河南、河北、京津及黄淮大部分地区持续无雨日数达到100多天, 干旱成为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旱灾还造成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水库蓄水受到一定影响。

2008-2009年秋冬季北方地区严重干旱成因分析
图1 2009年1月31日气象旱涝分布图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淮河以北的大部地区3个月的降水总量在10mm以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上。 

2008-2009年秋冬季北方地区严重干旱成因分析
图2  2008年11月-2009年1月降水总量(毫米)及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少百分率(%)

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如此严重少雨雪干旱的环流条件是什么呢?

原来,在这三个月里, 欧亚大气环流非常稳定,其异常表现在:

第一,西欧北部长期维持强大的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为阻塞高压, 这个阻塞高压在12月达到鼎盛,并一直持续到2月初,欧洲西部的阻塞形势稳定性达到70%以上。

第二,欧亚中高纬沿着30~50°N的纬度带存在稳定的长波波列:大西洋中部、黑海到里海之间、巴尔喀什湖到青藏高原及日本海以东为高压脊 (正距平区)控制;而西欧沿海岸至地中海、波斯湾地区和东亚沿海岸为低压槽(负距平区)。波列中各个正距平中心的稳定度基本上在70%以上,但东亚沿海岸的负距平中心位置变化较大。

第三,在北半球10~20°N附近的纬度带,基本上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值得注意的是:从热带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及孟加拉湾、青藏高原一直到巴尔喀什湖以北地区(10~60°N、60~90°E),中高纬高压脊和副高叠加,形成所谓"高压坝"。这个"高压坝"既阻挡了西风带上游的低压扰动向高原以东传播,也阻碍了来自低纬海洋的扰动和水汽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由于东亚大槽维持在日本东北部,中国大陆长时期处于东亚大槽槽后西北干冷气流控制下,冷空气活动频繁。冷空气活动并没有带来降水, 仅仅是大风和降温天气。

第四,从海拔1500米左右的低层高空风分布可以看出,北非、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中国大部偏北风较常年明显偏强,表明这些地区冬季风异常盛行,来自海洋上的水汽不容易达到我国北方地区。此外,受日本海附近低压槽南侵影响,南中国海上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西伸北抬不明显,也抑制了来自南海的水汽向中国大陆的输送。

正是这种异常环流的稳定维持, 使得亚洲西部可能带来降水的天气系统不容易东移到东亚上空,同时,来自热带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又较弱,仅仅到达长江以南地区,使得华北一带大气中的水汽异常匮乏,从而造成了2008-2009年秋冬的持续性严重干旱。

2009年1月是这次干旱过程的全盛期, 从2009年1月份北半球对流层中层500百帕环流形势及与常年同期的比较(距平)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特点。

2008-2009年秋冬季北方地区严重干旱成因分析

此外,在高空平直西风气流控制下,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大范围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北方旱区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0.5~2℃,气温偏高使土壤蒸发加快,失墒更加严重,近一步加快了旱情的发展。(文/李小泉)

2008-2009年秋冬季北方地区严重干旱成因分析
图4  2008年11月-2009年2月逐月平均温度与常年同期的比较

编辑:潋滟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