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台风的较量

 

台风之王“桑美”
8月11日拍摄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内被台风彻底吹塌的闽浙省际收费站,高速公路被迫封闭。(来源:新华网)

麻痹大意

“桑美”过后,不断有人提出,此次台风之所以导致如此惨烈的结果,与渔民的麻痹大意、事先对此次台风认识不足,以及灾后救援迟缓,均有很大关系。

这次台风来临之前,进港避风的船只密集,这些船除30%为本地船只之外,还有浙江省及福建省霞浦县、连江县等地的船只。在长时间台风的袭击下,各种船只相互挤压碰撞,部分船只迅速被台风摧毁解体或撞击损坏沉没。

据灾后不完全统计,台风“桑美”登陆之后,整个沙埕港7万口渔排几乎在瞬间被摧毁,500多处水利工程被洪水无情冲毁,七成以上的村级道路都被破坏,8万多间房屋倒塌,一些村庄几乎被全部推倒、一片狼藉。

台风之王“桑美”
8月11日,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港湾,一名渔民从残留的网箱中仅捞上来两小筐鱼。(来源:新华网)

然而,令福鼎市副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蔡梅生最痛心的并不是巨大的财产损失,而是人员的伤亡。灾后接受媒体采访的蔡梅生,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悲伤,“渔船上的人员撤离比渔排上的人员撤离难度要大得多,从目前情况看来,我们现在这次的手段和能力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的话要动员这么多船只,我们没有这么多的船只来动员,没有这样的工具,光靠海洋渔业的一两艘船是根本来不及动员的。”他说,在台风前一天,市政府的确要求所有船只进入避风港,同时为了保证人员安全,政府也要求船上人员必须上岸避风,但这个要求却无法强制执行。

陈女士家是南镇村一个以渔为生的家族,台风那晚家里有8个人留在两艘船上避风,台风过后,船都沉没了……“有说,在电视上,郑市长也有在那边讲,但就没有实施(撤离),所以说渔民也就一个个麻痹。”陈女士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提前知道了“桑美”即将到来的消息,但由于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仅靠这些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渔船上由于通讯设施简陋,得到的信息就更加有限,根本无法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巨大风险。

另据沙埕南镇村一些老渔民分析,这次部分大马力船只之所以沉没,也与船员的疏忽麻痹有关:船只避风泊靠的海域选择不当,很多船只没有真正停泊到港口内,大多停靠在主航道两侧;进港时间太迟,船只无法进到内港靠近滩涂的地带,这也使得船上固守人员在“桑美”来袭时,无法轻易上岸逃生。

数据分歧

台风之王“桑美”
8月14日,福鼎市店下镇寺前村的灾民在清理被大风吹毁的房屋。(来源:新华网)

台风过后的沙埕港死亡人数成为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在沙埕港的码头,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群众在等待他们亲人的遗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来自霞浦县,而这个地方并不归福鼎行政辖区。由于一开始当地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数主要是福鼎籍的人员,外地遇难人员并没有包括在名单内,死亡人数上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当地渔民对镇政府所报的数据的不信任,从镇政府第一次通报死亡、失踪人数就开始了。8月11日,当地政府发布的数据是“死亡17人,失踪138人”,8月12日晚,“桑美”已过去两天,镇政府发布的数据是“21人死亡,127人失踪”。这让在沙埕港寻找亲人尸体的渔民家属和当地目击者感到不解和愤慨。对此,沙埕镇政府的解释是认识不足和统计滞后。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2006年8月17日曾公开表示,灾情数字不必隐瞒,而且也不可能瞒得住。他说,中国对灾情的数字早已解密,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对灾害死亡人数不许隐瞒,民政部和相关部门2005年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将灾害死亡情况如实公开。灾情数字的澄清需要一定时间,灾害发生的当天,一般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死亡人数。核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弄清死者的姓名、地址等各种身份资料,需要近一周的时间。特别是灾害使当地的通讯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就更增加了灾情统计的困难。另外,由于现在流动人口数量比较大,也会增加精确统计的难度。

正式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0月23日,福鼎市因灾死亡人数升至248人,其中福鼎籍127人,外地籍57人,无人认领海难遗体有64具;另外还有50人失踪。

救援不足

灾后许多当地渔民表示,急需救助的第一时间,政府没有及时展开搜救,救得越迟,落水者生还的希望就越小。

台风之王“桑美”
8月12日,福建公安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官兵在福鼎市沙埕港海域搜救失踪人员。(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社记者灾后实地调查,政府开始搜救时力量确实不足,配备的抢险救灾船只也在台风中遭受重创。福鼎市共有两艘公务船,都在台风中遭到毁坏;福鼎市渔政部门的3艘执法船,被台风吹翻了两艘。在台风后的第一天,算上边防、海警的支援和沙埕镇政府的自备船,福鼎市里只凑到10来艘船只投入搜救。无奈之下,不得不向渔民买船,用于公共搜救和遗体运送。两天后,从远处调来的船只,才使搜救力量得以加强。但最宝贵的救援时间已经错过。

面对群众的批评,身处救灾一线的蔡梅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我们判断,落水的人应该被冲到了下游,就集中在下游搜,上游的群众可能就没看到我们。”他表示,在台风结束6小时后,福鼎所在的宁德市主要领导就带船到海上搜救了。救灾一线的南镇村支书王孙明也曾表示,政府的救援确实“滞后”。但他也觉得,在电力、通讯、交通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即使市委书记到沙埕港来坐镇也很难起到作用。”

新华社2006年8月22日播发的题为《抗击“桑美”,一次执政能力的考试》的消息中写道,“地方政府领导的处境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减轻灾害损失,他们尽了力。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再周密的措施,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落实到普通百姓的头上,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论保护百姓生命、安置灾民生活,还是稳定群众情绪,地方政府的工作都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由于“桑美”给我国浙闽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7年11月在中国澳门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决定让“桑美”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神”取代其命名序列,而“桑美”则作为2006年第8号台风的专名列入史册。

2008年10月,一部以“桑美”为题材的电影《超强台风》在大陆上映,再次将人们带回到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灾难中。影片中一位气象专家最后总结说:“这不是我们和台风的赌博,而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一个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或热带风暴)在我国沿海登陆,最多年份可达12个。沿海近50万平方公里、82个地级以上城市、2.35亿人口直接受台风威胁,台风深入内陆后引发的暴雨洪水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单纯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6亿元。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汛期,台风也进入多发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产的热带气旋可能有24个至26个,登陆我国的台风或热带风暴将有6到8个,不排除有超强台风登陆及北上深入内陆的可能,防汛防台风形势十分严峻。(文\余晓芬)

相关阅读:

2009年超强台风“莫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