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相风铜鸟”,读不出“赤道日晷(gui,三声)”的读音,那应该来看看插画师李晓林的这组“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的图画。在这些图片里,李晓林用细致的笔触认真画下了从古到今气象仪器的变迁,生僻而古老的仪器被直观的画面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李晓林的这组图片在人人网上发出后,得到了无数网友的点赞,被认为是“让公众重温远古的智慧”。

7张图片演绎气象仪器变迁

李晓林的这组图画一共7张,每一张都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浑仪”始于西汉,是“测天之气,量地之物”。“相风铜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科学家张衡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功发明。在所画的“相风铜鸟”的图片说明里,李晓林附上了一句话,“图中是山西浑源觉寺砖塔顶部的极少现存的候风鸟实物”。第三张图是“赤道日晷”,第四个字的读音很多人可能还会去查一查字典,但这个圆形的“大块头”可是件“神物”,根据日晷的路径,古人便能判断出时间和节气。

相比之下,后续的4张图片距离我们的“时间距离”近了很多。“气象台”记录的是中国最早的气象站北京地磁气象台,由俄国教会建立于1849年。通过电视机扩散的“天气预报”能够基本准确地预报阴晴雨雪。最后一张图讲述的是“气象卫星”的发展,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气象预报的“科技含量”也因此大大提高。7张图片配上牛皮纸颜色的背景,加上“康熙字典体”的文字说明,迷倒网友成了情理之中的事儿。

插画师前后画了两个月

李晓林的这组作品传到网上后,问询前来“围观”的网友们“击破门槛”,单张图片的点击量超过了2万人次。不仅网友们纷纷点赞,在新浪微博上,李晓林的画作也被北京市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科普网等多家官方微博转发,“@中国气象科普网”说,“气象勘测仪器的发展史!直观,好有画面感~点赞!”

被一众网友点赞,作为作者的李晓林有些腼腆。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了李晓林,她告诉记者,这组画作的创作缘由,是收到了在“墨迹天气”工作的一位朋友的邀请。思考再三后,李晓林决定用“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的方式,来展现气象主题。“我的专业是工业设计,并不是气象,所以画这些画之前,光是查资料就花了不少时间。”调研、走访、查找文献、草稿、线稿、润色、成稿,李晓林告诉记者,创作期间,光是北京观象台就去了五六次,画作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努力精益求精。“我主要是根据资料图样画的,但是有些图片资料很不清楚,像相风筒上的鸟上的纹样,就是我自己翻阅文案集才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