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初步查明隐患18000多处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发布新闻

红网长沙4月22日讯(记者冯钧 通讯员万波 江翔)“预计2014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与往年相当,局部强降雨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可能偏高,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天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向媒体通报了湖南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发布会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主任周湘主持。

近年来,湖南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省全面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和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启动100个县市区1:50000地质灾害详查,实施了267个地质灾害勘查、治理、搬迁避让项目,对一大批地质灾害隐患实施应急处置,消除了10余万居民遭受的地质灾害威胁。

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地质灾害保持低死亡率,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多年来,没有发生因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2013年,湖南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17人,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52起,紧急转移2699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741万元。

不过,方先知说,湖南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防治难,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初步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8000多处,威胁人口150多万。

2014年,湖南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时段为,汛期4—9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期,特别是5—7月最为严重,要重点防范受强对流天气或台风暴雨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

从重点防治区域来看,分为两大灾害高易发区。一是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包括湘西、湘西北、湘东南、湘东北等48个山地丘陵区。这些地区应特别关注强降水以及各种人类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是以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包括宁乡煤炭坝、涟邵盆地、湘潭锰矿等9个市州的26个煤矿和非煤矿区。这些地区要特别关注矿业活动以及过量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方先知还通报了五类重点防治对象。

全省190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些点分布在全省85个县市区,每个点威胁人数都在100人以上。

宁乡煤炭坝矿区、郴州柿竹园多金属矿区、邵东石膏矿区等50个重点防治矿区。这些矿区及其周边影响区域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当地政府和采矿企业要予以高度重视。

张家界、湘西自治州、郴州、株洲、衡阳、邵阳等山地重点防范旅游景区,在强降水作用下,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排查,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游客和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重点防范的交通干线路段:武广高铁衡东—郴州段,焦柳线石门—会同段,湘黔线涟源—新晃段、湘潭市—棋梓桥段,京广线郴州—宜章段,4条铁路干线;杭瑞高速(G56)官庄—吉首段,沪昆高速(G60)邵阳—怀化—新晃段,包茂高速(G65)吉茶段全线、吉怀段全线,泉南高速(G72)茶陵—炎陵段,厦蓉高速(G76)汝郴段全线,二广高速连接线(G5513)慈利—张家界段,平汝高速(S11)炎陵—汝城段,张花高速全线,7条高速公路;G106炎陵—桂东—汝城段,G207双牌—道县段,G209花垣—永顺—龙山段、麻阳石羊哨段,3条国道;S216蓝山—草鞋坪段等14条省道。以上路段地处山地丘陵区,人工切坡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要加强防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此外,重点防范的在建工程包括在建铁路、公路、大中型水利水电设施和单独选址建设的能源工程等重大项目及其附属设施,人工切坡等工程活动强烈,要防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方先知表示,2014年地质灾防治工作将依法落实防治责任,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湖南将全面完成100个县市区150000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精细化研究,努力提高预警预报水平;继续实施重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启动大湘西地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认真落实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尹学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最近三年以来,湖南正集中财力集中20多支队伍开展100多个的1:50000的地质灾害详查,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的信息和依据,并且以此为基础编制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这项工作今年已经进入尾声,明年上半年将出最终结果。

方先知透露,湖南正加实施《农村居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简易评估办法》、《群测群防经费补助和设备配备标准》、《关于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居民搬迁避让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建设,争取年内出台相关文件。并且,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可能会探索性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由所投入的主体来共享投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