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结合 湖南气象预警打通最后一公里
关山气象观测站坐落于一片青瓦白房的村口(关禺 摄)

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刮坏毫无防备的温室大棚,一场猝不及防的雷雨冰雹砸烂即将成熟的水果,一场出乎意料的倾盆暴雨淹没刚刚下种的小苗……这样的场景或许还在困扰着不少乡村,但在湖南宁乡县关山村,村民几乎少有这样的忧虑。

近年来,暴雨、冰雹、雷雨、大风、干旱等极端天气造成的农业损失不计其数。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又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农业防灾减灾如何跟上气候变化的步伐?4月22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湖南”考察团走进了关山村,在这里,“土洋结合”的特色气象预警服务或许能带来启示。

从打工仔到葡萄大亨 气象预警到户让关山人安心

沿着蜿蜒起伏的公路,一座云雾缭绕中的村庄若隐若现。“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如果没人提醒,山水交映下的青砖白瓦会让人以为身在江南古镇,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采访地——农业种植示范点。

关山村位于宁乡县金洲镇,东距长沙市区24公里,西距宁乡县城11公里,全村面积4.94平方公里,辖4个片区,总人口2660人。5年前,关山村还是一个以种植水田谋生的小村庄,2009年确定“依托长沙近郊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思路,开始描摹美丽乡村。

土洋结合 湖南气象预警打通最后一公里
关山村葡萄种植大户向东海接受记者采访(关禺 摄)

美丽乡村的打造,让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发展,向东海就是其中一员。5年前,向东海还在外省打工,家中的妻子父母则种着一点水稻,日子过得稍显艰难;5年后,向东海已经成功转型为当地的葡萄种植大户,十多亩的葡萄园和村里的农家乐让他家每年净收入在20万以上。葡萄种植并不容易,对气温、日光、土壤湿度等有着很高的要求,5年间,这里的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一样都不少,向东海缘何做得顺风顺水无所忧虑?

“这还要感谢村里的气象信息员和志愿者,要是有啥大灾,他们不管打电话还是上门,都会传达到种植户。”向东海说道,平时自己的手机也能收到天气预报,每天早8点和下午5点村口的大喇叭也会播放天气预报,“要是知道有大风,我们会去压好大棚薄膜,要是知道有雨,我们就不会施肥施药。”

土洋结合 湖南气象预警打通最后一公里
关山村气象信息员周舟接受记者采访(关禺 摄)

年仅25岁的周舟,正是向东海口中说的气象信息员,他已经在关山村服务三年,曾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气象信息员”。当记者问及预警信息如何保证通知到户时,他拿出自己的几个小册子,上面分别记录着100多名气象志愿者及诸多种植大户的联络方式,“当我收到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时,会第一时间联络气象志愿者,让他们打电话通知自己负责的农户,如果打不通还会上门告知。”

这样带着“乡土气”的原始传播方式,却一直发挥了不小作用。就在不久前的4月17日,关山乡遭遇暴风天气,周舟在收到预警信息后,与志愿者一起及时电话通知了农户。当时一家葡萄种植大户的生产基地,有很多人正在干活,收到消息后迅速撤离,没有人员受伤。

除了“土气”的口耳相传,关山村“洋气”的发布方式一样也不少。周舟指着村口葡萄园的电子显示屏告诉记者,“这是为农气象服务预警信息发布显示屏,上面滚动发布一周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信息和农业生产提示等信息供农户参考,旁边就是气象预警大喇叭,能够随时发布语音预警信息,使全村村民第一时间收到并采取措施预防。”

气象预警发布手段不断更新

土洋结合 湖南气象预警打通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气象局局长常国刚(关禺 摄)

在湖南,像关山村这样气象预警信息传播到户的乡村,还有不少。据湖南省气象局局长常国刚介绍,为保证气象预警信息到户,湖南现在安排了17万防汛减灾责任人,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100余万,农村预警高音喇叭1537个,乡村气象电子显示屏600多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273个,农村气象信息员2万余名。

平时,气象灾害预警短信首先会发送到17万防汛减灾责任人手上。一旦气象部门发布橙色以上预警信号时,湖南省气象局与几大手机运营商合作,减少审批手续,开通绿色通道,对所有手机用户群发预警短信,一般2小时之内便可覆盖全省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成功的‘甚高频’广播系统。‘甚高频’是指频带由30Mhz到300MHz的无线电电波。当‘甚高频’发布预警时,它能通过中继站转发到老百姓家的收音机上,收音机便会自动激活并广播预警信息。”常国刚说,这就类似于美国的警报接收机。

去年12月,长沙市气象局着手启用一套气象甚高频数字广播系统,并在望城区实现全覆盖,全区每个乡镇(街道)的农办、农技站,所有行政村(社区)、组,所有农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拥有一台“气象服务小喇叭”。常国刚表示,目前,长沙市正在准备向着所有村庄全覆盖的目标发展。

气候变化可能给未来的天气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提高防范水平是应对灾害的最好方法。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农户都能获得气象预警服务的帮助,摆脱看天吃饭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