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把脉监督不含糊

“他们认为预报有'雨',就是要下需要打伞的雨。实际上,天上掉了两点水也是下雨。”身边人存在的误解也让她思考,“高校教师的文化水平还可以吧,都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气象基本常识的普及很不够。”

天气视点:10年专管天气“闲事”
2010年5月13日,预报监督员参观海淀区凤凰岭炮点,了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情况。

庄梅初说,每年仅仅是在“323”世界气象日进行宣传是不够的,气象部门还应该加大通过媒体进行宣传的力度,平时也可以多开展气象进社区、进小学的活动,多给老百姓讲讲“天气预报是怎么报出来的?”、“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这些受关注的问题。

“真是弹指一挥间,我们这些人里老人挺多的,都老了。”监督员的“闲事”已经管了十年,庄梅初对今后该如何发展也有一些忧虑,“应当给我们亮亮底,今后该怎么做?或者该怎么提高质量?服务范围要不要扩大?不能光是凭肉眼,凭直感。”

交谈中,她多次提到监督员样本代表性的问题,“海淀区还有山前山后,还有城区呢,我一个人能代表吗?代表不了,只能代表一个局部,所以监督员的局限性很大。”而监督员人数的多少直接跟满意度相关,分母小,百分率误差就大。庄梅初希望能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样既可以使成员的年龄结构、地域分布趋于合理,又可以充分利用这支社会力量,如开展社会调查,“这是一支小分队,要当做队伍来带。”(余晓芬)

结语:

目前,公众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更好地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在内的全国多个省市气象部门都开展了预报监督员工作。

如何进一步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提高监督员评价的准确性,促进气象业务水平的提高,对气象部门来说,将是一个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