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 > 专业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概况

【字体:   2009-10-23 09:14:21   来源: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十五”以来,自治区气象部门在气象现代化综合观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布能力明显提升。

目前,在全区气象部门现有的119个气象台站中有90个建设了自动气象站,使这些台站具备了1分钟观测一次的业务能力。此外,全区气象部门投资建设了385个区域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大大提升了对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的监测能力。全区建成了14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并且在91个台站开展了人工土壤水分观测业务,初步形成了全区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为干旱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区气象部门的12个探空站全部实现雷达探空,其中有7个探空站建成了现代化的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2个GPS探空系统已开始建设,高空探测精度和探测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

全区共布点建设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其中赤峰、呼和浩特、海拉尔、鄂尔多斯4部雷达已建成投入业务。通辽雷达将在今年建成并投入业务,临河雷达正在建设之中。全区新建的5部数字化天气雷达(乌兰浩特、锡林浩特、包头、临河、乌海)全部投入业务。通过雷达网的建设和应用,显著提高了对突发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全区气象部门在森林、草原、农田、湿地等不同生态类型区和大范围的农牧交错区内,建立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站118个,监测要素达46种。

全区已建成4个大气成分观测站、8个酸雨观测站,开展了气溶胶、黑碳、降水化学等项目的观测,为国家和自治区开展大气成分预测预报和气候变化评估提供了科学数据。在沙尘暴源区和多发地区建成了8个沙尘暴监测站,对沙尘暴物理特性进行自动监测,为沙尘暴预警预报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近年来,我区雷暴频繁,雷击损失也较为严重。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套新的防雷思路,能定位雷电,能预测雷电,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来主动防雷。大兴安岭原始林区雷电监测网正在建设之中,共布点建设6个雷电监测站、1个数据处理中心站,系统具有联网监测定位和数据共享处理能力,系统建成后将为森林雷击火灾监测预警提供服务。

全区已建成EOS卫星接收站1个,DVB-S卫星数据宽带接收站4个、FY-1极轨卫星接收站4个、FY-2C静止卫星接收站4个,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接收和处理能力明显提升,遥感技术RS与GIS、GPS技术结合,是我区开展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和自然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在为自治区级相关部门服务不断深化的同时,已向全区盟市气象局延伸,建立起了自治区卫星遥感监测、预测和辅助决策网,积极推进业务化进程,实时和定期上网发布遥感监测信息。在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黄河凌汛、洪涝、干旱等灾害监测领域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收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地方党政部门科学合理地指导农牧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工作,正确部署防灾抗灾救灾以及有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组建了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对自治区级气象信息公共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结构,合理布局,使之成为面向全系统和全社会的基础信息支撑平台。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了自治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6M宽带电路、自治区-北京区域气象信息中心2M宽带电路、自治区-12个盟市气象局2M宽带电路、盟市-93旗县(及乡镇)气象站2M宽带电路,构成了覆盖全区的宽带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数据、语音、视频综合信息传输功能。

目前,基于现有宽带网络环境,已经建设完成了基于WEB方式的B/S结构业务服务网站。如“内蒙古气象全程全网全视频监控系统”、“内蒙古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全区视频会商/会议系统”、以及“内蒙古农经网”、“内蒙古气象局门户网站” 、 “全区办公政务网”以及“专业用户服务网”等。这些系统的建成,增强了我区气象部门对外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内蒙古气象全程全网全视频监控系统,是集气象信息采集、信息入库、信息显示、质量控制、视频监控、远程维护以及信息告警(包括手机短信息告警、声音告警)等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采用B/S结构,功能强大,系统可扩充性好,易于操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将其他类信息如灾情信息等进行开发监控,为将来业务拓展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

我区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建立了完善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等,气象应急响应能力有了长足进步,气象预报、警报服务普通百姓的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作者: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