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秋雨,伴着渐浓的秋意抵达了华西地区。人们开始被雨困住,见不着秋高气爽的风景,心似乎也阴沉沉的,好像被秋雨带坏了一样。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里林黛玉《秋窗风雨夕》中的一句,道出秋雨带给人们的无限哀愁。

触景生情

心理学认为,人的第一感觉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色彩很容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看到的色彩不同,人类脑神经的兴奋度也会有所不同。红色、橙色等鲜亮的颜色使人觉得兴奋,而灰暗的颜色会使神经的兴奋度降低,使人的情绪落入低潮。

雨和“悲伤的情绪”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紧密联系,所以人们说“泪如雨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南宋词人蒋捷一生听雨,虽境遇有所不同,却总能引发无限伤感。

心随身动

华西秋雨连绵不断的时间,正是从夏天到秋天的转换期,也是由盛夏“闷热”向初秋“阴凉”的转换期。日照时间缩短,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这种突然变化,所以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状态的改变。兰州大学气象环境与人体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王式功解释说,连绵阴雨会使人感觉困倦,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可能使抑郁病患者病情加重。而长期晒不到太阳,则会影响人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从而影响钙质吸收。人的身体可能因为缺钙而产生某些不适,因此常常出现迷茫、孤独、无助之感。

王式功说,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息息相关,而人的身体状态又和天气状况脱不开关系。因此,秋高气爽使人心旷神怡,而秋雨绵绵则会让人情绪低落。一旦人的情绪过于低落,则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调,甚至对体内相关器官产生影响,严重可能致病,陷入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神奇的松果体

每个人都拥有“第三只眼”,这就是神奇的松果体。它是人脑里的一种腺体,对阳光十分敏感,能分泌松果体素,也叫褪黑素。脑中的神经纤维为松果体和眼睛牵线搭桥,这也是松果体被称为“第三只眼”的原因。

当被阳光强烈照耀时,人体内的松果体便能感受到阳光的存在。此时,它被抑制,分泌出的激素会减少。当阳光逐渐弱下来,松果体开始变得兴奋,分泌出的激素便随之增多。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当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增多时,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相反会变少,人体便会处于抑郁状态,容易感觉到疲惫。

由夏入秋,毒辣的阳光突然变得有些“颓唐”。绵绵秋雨又盘踞不肯离去,看不见阳光的松果体分泌的激素激增。沮丧、苦闷、抑郁的情绪越积越多便在情理之中了。

“多在光线强烈的地方活动,和朋友聊聊天,在秋雨稍微停歇的日子里爬爬山,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都能很好地化解秋雨带来的愁闷。”王式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