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南地区来说,梅雨季可以说是一年中的“大事情”。尽管人们熟悉它,但仍不免有很多疑问:梅雨是怎样形成的,入梅对多雨的江南意味着什么,骇人听闻的暴力梅与枯梅到底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对梅雨进行监测预报的,人们应如何防范梅雨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从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为大家详解梅雨。

名字:梅雨与霉雨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中国季风性降水中最为显著的雨季。

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此时,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由于长时间时雨时晴高温高湿风弱天气,使得家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亦称为“霉雨”。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梅雨季节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多云以及风力较小。

主导:冷气团与暖气团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北边缘冷暖空气交汇的对流活动活跃区,由于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到淮河以南区域势均力敌、此消彼长,展开了4-5周的进退“拉锯战”,形成在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南西——东北东走向纬向分布的雨带。

气象大百科上将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冷暖空气交汇(冷气团、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之为锋面,冷空气为主为冷锋,暖空气主导为暖锋。梅雨具有锋面降水的性质,梅雨锋具有很强的暖湿梯度,同时具有水汽辐合。

东亚梅雨锋面的西段在江淮流域,主要特点是温差小、斜压性弱、多为对流云;梅雨锋面东段伸展到日本列岛,温差大、斜压性强、多为层状云。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中尺度对流系统活跃,由此维持了梅雨季节的连续性降水。由于相对稳定少动,“梅雨锋”在专业术语上称为“准静止锋”。

寡:暴力梅与枯梅

时间尺度上可分为整体的梅雨季节、区域的梅雨期和梅雨天气过程,利用气象要素(降水量、气温等)、大气环流及其特征量(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等)资料对梅雨发生、中断、结束以及梅雨期强度、梅雨发生区域等实况进行梅雨监测诊断、分析服务等工作。由此确定梅雨入/出梅日期、梅雨量、梅雨强度等诸多综合参数。

在风调雨顺的岁月里,梅雨季节常年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平均梅雨量343毫米。梅雨季节时间长度40天,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夏至”“小暑”节气内。

1951年以来,历史上入梅最早的日期为5月25日(分别为1995年、2016年),入梅最晚的日期为6月26日(2005年)。出梅最早的为6月23日(1988年),出梅最晚三年分别为1993年(8月4日)、1998年(8月3日)和1954年(8月2日)。梅雨季节时间最短的为13天(1988年),最长的三年分别为1954年(59天)、1998年(58天)和1993年(54天)。

梅雨量最少的三年分别是1958年(135毫米)、2009年(139毫米)和1978年(152毫米),最多的三年分别是1954年(789毫米)、2016年(662毫米)和1998年(596毫米)。综合分析发现,梅雨强度最强的三年分别为1954年(强度指数2.7)、1996年(1.7)和1998年(1.3),出现了传说中的“暴力梅”。

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暴力梅”举世闻名,已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雨不停地下,1954年长江流域有76%以上区域出现过大暴雨,日最大降水量安徽安庆262毫米,出现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性大洪水。汉口8月18日长江最高水位29.73米,比历年最高水位(1931年)高出1.45米。持续强降水引发的特大洪水导致江河堤防与湖泊圩垸严重溃决、引发大面积内涝,丘陵山地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据统计,长江流域大洪水导致3万多人死亡,紧急转移人口1300多万,粮食减产近百亿公斤。

1998年梅雨带长期维持在沿江一线,共出现16次暴雨过程。湖北黄石(360毫米)、安徽宿松(317毫米)等多地日雨量创历史最高纪录。长江干流不少地段最高水位超过1954年,7月4日长江干流监利(37.09米)、九江(22.22米)洪峰水位均超过此前历史最高水位,长江流域出现当年第一次洪峰。持续降雨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1500亿元。1998年长江中下游出现二度梅,雨量骇人。

与雨水多的丰梅年份不同,江淮流域也时有梅雨量少的枯梅年份出现,如1958年(135毫米)、2009年(139毫米)、1978年(152毫米)、2005(179毫米)、1985年(187毫米)和1963年(194毫米),对应的梅雨强度指数分别为-1.8、-1.3、-1.4、-1.1、-1.0和-0.7。历史上枯梅年份在行政区或部分区域往往出现“空梅”现象,与盛夏高温气候效应叠加,极易出现伏旱。有些年份江淮流域还会出现旱涝急转或涝旱反转的现象。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2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多,发生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进入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暴力梅”影响,连续4轮暴雨强降水天气过程使得旱涝完成快速、剧烈转换,这种现象实属罕见。

监测:老标准与新指标

梅雨研究和梅雨业务与季风问题一样源远流长,是气候学与天气学中永恒的主题,富有传奇色彩,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步走向新的时代,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活力,也经历着变化和各种冲突与争论。

长期以来一直依据长江中下游5站(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 逐日降水量资料来开展监测预报。

但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长江中下游梅雨呈现得不清晰了,以至于提出非典型梅雨的理念,学术界关于梅雨的讨论一直就未停止过。20世纪60年代大气物理研究所陶诗言院士认为:从我国长江流域6-7月“ 梅雨季节”的论述奠定了梅雨监测指标改进的基础。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在2012年梅雨讨论会上强调:5个站的指标有一定的历史,有一定的作用,也存在发展改进的必要,因此需要重新制定梅雨指标。

随着2017年正式颁布《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GB/T 33671-2017),在中国气象局系统以及水利部、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得到推广应用,由此梅雨研究翻开了新的篇章。

预报:数值预报与民间谚语

梅雨预测是实践不可绕越的重要工作。由于梅雨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非对称性和重要性等多重个性,地域差异大,具有明显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梅雨季节时间尺度跨度从周到次季节尺度,成为天气学与气候学交界面衔接处的重要天气气候现象。因此,梅雨强度受东亚夏季风活动、大气外强迫因素(ENSO、北极海冰、高原积雪、下垫面过程)与大气内动力过程的综合影响。

根据影响梅雨的不同因子,综合数值预报模式输出产品、大气环流系统的特征、气象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央气象台需要预测预报梅雨的强度和“个性”,预知其为“暴力梅”“羞涩梅”还是“经典梅”,为国家和地方防汛抗旱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服务。

民间预报梅雨的谚语有许多,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行得春风,必有夏雨”,这句谚语意思是春季偏东风盛行,则夏季梅雨量也会多。

应对:要除湿也要排涝

梅雨季节总是湿漉漉的,连空气都是湿热的,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事项。

一是对健康的影响。股癣、手足癣、痱子等皮肤病高发,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疾病高发,郁闷、烦躁、高血压等疾病多发,关节酸痛、腰肌劳损、风湿类疾病频发,胃肠道腹泻患者猛增。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卫生,做好除湿工作,定期开窗通风,室内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50%—60%。

二是对农业的影响。梅雨的到来,正值水稻田间用水高峰期,充沛的梅雨为水稻生长提供足够的水源,同时对柑橘的夏秋生长也提供充足的水分。不利之处在于:强降水易带来雨涝,持续的寡照阴雨,致使田间阴湿,田间作物水发旺长,水稻叶色偏淡,易感病等,涝灾严重时甚至造成农作物绝收。

三是对城市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建成提高了长江防洪能力,其库容提供的调蓄能力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由于梅雨季节持续时间长、强降水频发,同时气候变暖导致“城市雨岛效应”加剧,雨季城市看海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切实推行海绵城市和适应型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加强城市内涝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综合能力。

梅雨季降水与汛期中国其他区域的降水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梅雨制约着汛期中国夏季季风降水的气候格局,梅雨研究是气象关注的永恒主题。未来,梅雨还会经受极端强降水频发与气候变化的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问题的研究,将我国台湾梅雨问题、韩国梅雨问题和日本列岛梅雨问题等一并纳入“一带一路”东亚大梅雨框架。气象工作者必将携手,共享新的梅雨科技成果,共同谱写新时代梅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