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成为女性专属服装的时期并不长。随着18世纪启蒙运动的开展,被称为男性大弃绝(the Great Male Renunciation)的时代开始了。从此,服装区分身份地位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区分性别的界线却变得日益清晰,裙子成为了女性的象徵。

裙子是人类最古老的服饰之一。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 释衣服》上说:“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在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学会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制作成了最原始的裙子。

裙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这里的“裳”指的就是裙子。到了汉代,下裳的形制发生变化,由原来分开的前后两片变为连成一体的圈状。为了和之前的服饰“裳”有所区别,所以改称为“裙”。汉乐府诗《陌上桑》有言:“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正是汉朝妇女着裙的记载。其后数千年间,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色彩愈加丰富,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裙上的装饰也日益讲究,据《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当时流行一种以百鸟之羽织成百鸟之状的裙子,致使山林中的珍禽被捕杀殆尽,朝廷不得不出面干预才得以禁止。

在西方,裙子的初步发展可追溯至中世纪。其时人们设计出了省缝应用和喇叭形裁剪法,由此裙子的制作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到了16世纪中期,裙环(hoop,为裙子造型用的一种衬裙)出现,使裙子的造型有了膨胀感。18世纪的洛克克时代是裙子最具有豪华感与装饰性的时期,甚至用上了鲸须作为装饰。从那时以后,由于法国革命的爆发,被加以夸张的裙子也一时消失,再次又流行了把硬衬布衬裙(crinoIine,用马尾和麻的混纺布制作的衬裙)放入裙内的裙子。19世纪末期,又出现了在臀部放入后腰垫(bustle)的裙子。20世纪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伴随女性加入社会生活的同时,裙子也变为易于活动的短裙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流行出现了各式裙形(像长裙、超短裙等),直至今天。

尽管如今裙子被视为女性的象徵,但它早期是男女通用的一种服饰,主要用作社会阶层而非性别的划分。在人类的服饰史上,贴合双腿形状的裤子是因为方便劳动的需要才得以产生。对于社会阶层地位高的人们而言,他们并无劳动的需要,因此往往穿着裙装。在中国,裙子曾长期作为男性的时尚穿着。如《北史o邢峦传》记载:“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拾政务。”而在西方,长及大腿、膝盖的束腰罩衫(tunic)配上只到膝盖的裤袜,是男性贵族们的标准着装。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时候,所穿的正是这种裙装。

裙子成为女性专属服装的时期并不长。随着18世纪启蒙运动的开展,理性和务实的精神得到弘扬。比起特权,人们开始更加重视教育,在乎如何把男性教化成公民,而不问他们的出身和地位。于是,被称为男性大弃绝(theGreatMaleRenunciation)的时代开始了。男子们不再佩戴珠宝首饰,不再穿着颜色靓丽惹眼的服装,而开始追求深色、朴素、更符合其性别的装扮。同时,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展,第三等级的男性“制服”--长及脚踝的宽松裤子成为了全国的流行服饰,裤子不再是粗鄙与丑陋的象徵。于是,裙子、珠宝首饰、标新立异的颜色被统统留给了女人。从此,服装区分身份地位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区分性别的界线却变得日益清晰,裙子成为了女性的象徵。

男性放弃了裙子,却将女性绑定在裙子中。18世纪之后的西方,女性只可以穿着裙装。一战之后,由于大部分男性奔赴前线,女性获得代替男性工作的机会,女权运动就此兴起。在此背景下,可可·香奈儿(CocoChanel)在20世纪20年代推出被视为“惊世骇俗”的女装裤子。她创造了实用的艺术的美,解放了只能穿裙子的美人鱼,让女性从此可以正式加入真实的社会生活。自此之后,裙子变成了一种美的主动选择,而非强迫。

在女性可以随心选择裙装和裤装的今天,裙子仍是女装服饰界当仁不让的宠儿,这无疑证明了裙子在展现女性美方面的天然优势。玛丽莲·梦露在《七年之痒》中被掀起的那条白裙子,将裙子赋予女性的两性吸引力表现到了极致。而在经济学领域亦存在着著名的“裙边理论”--女人的裙子越短,经济景气就越旺。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二者其实暗藏着紧密的联系:当经济萧条时,女性职业安全感降低更加依赖婚姻和生育,因此会增加性吸引力,穿着较为暴露和性感的衣服吸引男性。裙子赋予女性的性吸引力,不想竟通过经济学获得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