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首页 > 历史数据

国家防总:不以提高水价协调抗旱水源

【字体:   2009-02-11 09:17:46   来源: 南方网  

        抗旱遭遇水源短缺困局,专家呼吁深化农业水利综合改革

  国家防总:不以提高水价协调抗旱水源

        本报记者 叶一剑 北京报道

2月1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下称国家防总)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正在持续的北方旱情。


今年干旱情况严重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发布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近期不会考虑通过提高水价来协调抗旱水源,旱灾因素还不足以导致近期出台提高水价有关政策。

此前,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杨汴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启动Ⅰ级抗旱响应意味着,如果旱情继续加剧,该省必要时将提高水价,对耗水高的生产企业进行限量供水。

据鄂竟平介绍,北方小麦主产区去冬以来普遍遭遇降雨少、气温高、寒旱叠加的天气,导致“灌期提前,用水集中”,加上部分地区江河来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对此,有专家呼吁深化农业水利综合改革,以从根本上解决这次旱灾中一些地区因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的水源短缺问题。

抗旱水源短缺


用于抗旱的水源短缺

鄂竟平在新闻发布会称,本次北方大旱中,全国作物受害加上三北地区干封地面积总数达到2.76亿亩,比常年同期多0.87亿亩。

对此次旱灾的成因,鄂竟平分析称,本次旱区先是表现为降雨少气温高,去年12月份以来又出现大幅度降温,寒旱叠加。而春节后气温回升较快,持续少雨,各地冬麦区提前开始春灌,有些还增加了灌溉的次数,用水增加并集中,加上部分地区江河来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杨汴通告诉记者,河南省今年冬小麦7980万亩的播种面积中,没有灌溉条件的达到3300万亩。

此外,因为长期以来地下水超采,导致该省5000万亩的井灌区内很多机井面临出水不足或因为井深不够断水的情况。

而且,纵然是在平常年份,水源不足也是河南很多地区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据河南省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吴海峰对该省产粮大县滑县的调研,该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仅有2.4亿立方米,缺口达2.41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米左右。

近期不会提水价


每一滴水都很珍贵

考虑到抗旱过程中面临的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地方有关官员和一些专家提出了可以考虑提高水价的方式协调抗旱用水。

关于“必要时可提高水价,也可对高耗水的企业实行限量供水”的说法,2月10日,杨汴通在接受采访时回应,根据目前的抗旱情况,河南省暂时还不会提高水价和对高耗水的企业限量供水。

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长梁家志对本报记者表示,针对包括水价体制在内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长期以来一直在做,水利部关于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相关政策研究中,也包括了通过使水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促进节约用水的措施,但是,“并不会这么快通过这次旱灾一下子推出来”。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告诉本报记者,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对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进行补贴的政策,而非农业用水和非生活用水的价格本来已经较高了,短期内提高可能难以承受。

而鄂竟平明确表示,近期内不会通过提高水价来协调抗旱水源。

实际上,我国新一轮农业水利综合改革在2008年已经启动。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记者表示,相较于之前的农业水利政策,此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实行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制度,尤其值得关注。

但是,在产权方面,本次改革规定,支渠以上的灌区骨干工程明确产权归国家所有,支渠以下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的产权明确归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所有,建设与改造由政府安排一定规模或比例的投资,实行以奖代补或民办公助,管护主要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全面推进农民用水自治。

姜文来认为,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具有很大的公益性,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主体应该是国家,应该将灌区的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一起纳入到国家基础设施的范畴。“否则,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目前,我国已经在4个主要产粮省和13个粮食主产区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编辑:超级管理员
收藏此页】 【打印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