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厄尔尼诺要为2014/2015暖冬“负责”吗?

2015-03-14 10:36:11 来源: 中国兴农网  
字体

自2014年3月以来,美国国家气象局开始预测即将出现厄尔尼诺,之后,对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测可谓一波三折。五月开始,厄尔尼诺将以中等以上强度来势汹汹的预测掀起了关注热潮,而到了七八月的形成关键期时,赤道中太平洋有冷海温侵袭,厄尔尼诺事件的说法却逐渐销声匿迹,连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副主任迈克·哈尔珀特说,“今年(2014年)有点令人困惑”。

近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发出了厄尔尼诺正式到来的公告,并将50%-60%的厄尔尼诺发生几率预测延长至北半球今年的夏季,马来气象局也宣称,厄尔尼诺现象贯穿2015整个夏季的几率约在50-60%。

为什么这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如此让科学家“纠结”,2015年厄尔尼诺发生的概率如何呢?今年的暖冬是否厄尔尼诺发生的“铁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周兵博士。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周兵博士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周兵博士

问题一:2014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否发生了?2015年又会是什么情况?

中国率先宣布2014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ENSO监测,2014年5-10月,尼诺监测综合区(NinoZ,见示意图)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连续6个月达到或超过0.5℃,表明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于2014年5月开始,到10月已满足条件,正式形成。在此之后的11月至2015年2月,NinoZ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仍一直维持在0.5℃或以上,表明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

事实上,2014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正式报道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结果,2014年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这也是国际上首个确认厄尔尼诺事件的国家。11月,我国香港天文台也对外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同年12月上旬,日本气象厅对外提供了东京气候中心的监测结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于夏季正式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家气象局于2015年3月5日对外宣布,厄尔尼诺现象现身,美联社称,预测已久的厄尔尼诺终于来了。

赤道中东太平洋不同尼诺监测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赤道中东太平洋不同尼诺监测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问题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2014年厄尔尼诺预测的种复杂局面?

夏季赤道中太平洋冷水扰动是厄尔尼诺调皮的主因

从2014年春季开始,赤道太平洋西风连续三次爆发,产生暖水层并向东传波,造成各国气象组织预计这个暖水层会很深厚,并且会迅速东传,造成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迅速升高,厄尔尼诺处于发展增强阶段。但是在6月-8月,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减弱,东风加强,结果使得海水又变冷。东风持续时间过长是导致赤道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减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此外,赤道太平洋过去15年一直是东风盛行,处于冷水状态,即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冷位相周期,在一个冷的背景下,也不利于一个突然快速增暖的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出现。

赤道太平洋850hPa纬向风距平演变
赤道太平洋850hPa纬向风距平演变

问题三:目前,多国气象组织提到“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又迟又弱”,那目前看来与历史上哪次事件类似,有什么影响?

同是弱厄尔尼诺,各年影响不相同,但需要重点关注

这次厄尔尼诺的出现,并不存在迟来的说法,因为,我国预期地将其监测到,其实他一直存在,只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厄尔尼诺的出现又赋予新的特点,即赤道东太平洋出现偏暖,赤道西太平洋也偏暖,偏偏赤道中太平洋夏季有冷水波动。从目前的监测情况表现为偏弱。1981年以来,历史上相似的年份有:

1)1994年10月-1995年2月的弱厄尔尼诺事件,我国冬季出现暖冬;

2)2002年6月-2003年2月的弱厄尔尼诺事件,东北发生春旱,南方秋伏旱严重;夏季,淮河流域多雨,主汛期流域平均降水量仅次于1954年;7月中下旬,黑龙江西部降水量偏多。

3)2006年8月-2007年1月的弱厄尔尼诺事件,2006年夏季,重庆、川东、鄂西、陕南等地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袭击;2007年初,长江中下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问题四: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将对天气及气候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夏季雨带南移,东北气温低台风少?

关于厄尔尼诺的未来发展和具体气候影响,国家气候中心在3月下旬的全国汛期气候预测大会商后会给出进一步明确的结论。

一般而言,厄尔尼诺次年,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倾向于出现在黄河以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黄河及华北一带少雨;同时,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可能偏低,形成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低纬地区,热带西太平洋上的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一般会减少,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也比常年偏少。但在弱的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气候还会受制于其他的因素,厄尔尼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是一个主导的因素。

问题五:厄尔尼诺是否2014/2015年暖冬的“责任人”?

有责任,非“唯一”

首先,全球变暖是2014/2015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的大背景。其次,2014年12月以来,北极涛动(AO)呈现正位相,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是去冬偏暖的重要原因。同时,受到赤道中东太平洋厄尔尼诺(ElNino)事件发展,及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暖位相发展的共同影响,欧亚地区纬向环流发展,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偏弱,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出现暖冬。因而,2014/2015的暖冬与厄尔尼诺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唯一原因。

问题六: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最大的灾害是什么?会对哪些大宗农业产生影响?

干旱风暴洪水影响农作物生产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造成遍及全球的干旱、风暴、洪水等气候灾害,对农作物生产及相关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厄尔尼诺会导致南美沿岸国家多暴雨洪涝灾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出现干旱,进而导致大面积粮食减产,威胁着粮食安全。

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全球多数地区玉米及部分地区小麦、水稻单产都有所下降。乌克兰、阿根廷、巴西和南美洲玉米减产较明显,亚洲、澳洲及欧洲减产少。印度、俄罗斯、南美、澳大利亚、非洲小麦可能减产;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水稻单产下降可能性较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水稻单产也可能下降。

需要充分关注厄尔尼诺的潜在影响,同时要考虑实际环流系统的配置,加强监测预测和预警,做好应对可能发生的气候灾害及可能产生的气候影响。

查天气,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涛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哈气连天是春困吗?如何缓解?
  • 春夏交替 这些养生细节要注意
  • 雨水增多湿气升 如何祛湿气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