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祖国南海有一支特殊海岸卫队——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近广东红树林】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南海海岸,有一支特殊的海岸卫队,它们中有很多卫士守护祖国南海海岸已有几个世纪,久经考验,顽强忠诚。它们就是红树林,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国土,庇护民众,是一支钢铁劲旅。

红树林广泛分布在广东、广西的滨海滩涂。记者了解到,广东省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2万余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7256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3%,保存有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生态系统最完整、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红树林。红树林是地球上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盐沼和上升流区生态系统)之一。

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许方宏告诉记者,红树林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抗风消浪。许方宏指着眼前的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核心区说,这900公顷红树林,每年可吸收23100吨二氧化碳,固定627吨碳,对于调节大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大意义。

站在保护区的一道堤坝上,记者放眼望去,红树林就像铜墙铁壁,密实地守卫着大陆。许方宏介绍,高桥核心区的红树林从海岸向陆地延伸约1公里。纵深100米的红树林可以消减80%的风暴潮冲击力。“如果不是这1公里红树林,我们脚下这些疏松的堤坝,包括以前的钢筋混凝土防波墙,都不堪一击。”

许方宏说,80年代红树林面积锐减,近年来,通过建立红树林保护区和人工再种植等方式,红树林面积正以年均5%的速度逐步恢复。

在红树林深处,记者遇到刚刚从保护区内的河畔挖贝归来的几位大姐,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核心区所在地高桥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历史上,当地的父老乡亲以红树林为生,打渔、挖贝,红树林不仅是当地老百姓的一个宝库,也阻挡了风暴潮对陆地和老百姓的伤害。今天,对红树林的保护最终也不能脱离造福当地群众。

但是,对于红树林保护区和当地政府来说,保护与开发始终是一对矛盾。许方宏说,经过这些年的经验,单纯的保护并不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目前,红树林保护区实行“社区共管”,即与相关单位(包括当地居民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成立共管委员会,签订共管协议;实行值班巡逻制度和资源管护责任制;同时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向参加“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广东”的记者展示红树林神奇的胎生本领,许方宏摘下两只成熟的果实,较真儿的记者担心这会影响这颗树的繁殖和生长。许方宏笑着解释,红树的果实成熟以后,不会马上脱落,而是直接而是直接在果实里发芽,吸取母树里的养料,长成一棵胎苗,然后脱离母树,立地即生根发芽,变成一颗独立的树。 说着他把果实插进泥土中,“现在,这就是一颗树了。”许方宏说。

记者也好奇并充满希望地将另外一只果实插进红树林的泥土,并询问这么简陋的种植能不能让它成长为海岸卫队的一员,许方宏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中国气象报记者 谢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