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黑手”

“当人们抨击一家污染河流的矿业企业时,并不会想到潜藏在造纸厂身后的债权人或者股票持有人,但恰恰是这些投资者为采矿企业的违法行为提供了资金的支持。”郭沛源说,“这种隐蔽在污染事件背后的投资环境伦理问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以发生在2010年7月的紫金矿业公司污染事件为例,虽2011年5月紫金矿业被罚3000万元,包括紫金矿业原副总裁陈家洪在内的5名公司管理人员被刑拘。然至今鲜有人关注该事件背后的银行大佬。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紫金矿业背后的融资机构,在这场风波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连带的影响,甚至是来自公众的道义谴责。3000万的罚款“几乎无法对紫金矿业以及其背后的银行产生震慑作用”。

“要不是那么多的鱼死了,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紫金矿业)超标了。”曾参与紫金矿业融资的一家银行主管这样说,“国家不会让紫金矿业倒掉,罚款也罚不死。”

“目前银行认为投入绿色产业就是绿色信贷,按照赤道原则,或者按照国际绿色投资的概念,绿色信贷考核的是银行在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过程中所涉及环境和社会风险应对能力。”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小江说。

这种制度的松弛、对绿色信贷理解的浅薄,导致中资银行在海外也因环境影响深陷争议。

2010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参与融资4.2亿美元的埃塞俄比亚吉贝3级水坝,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据于晓刚介绍,在其他银行因为环境风险撤出该项目时,国际NGO“国际河流网络”曾致公开信给中国工商银行,但并未得到后者的回复。

“海外投资总会在当地遭遇更为严格的审查,包括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结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秘书长保罗·克莱门茨亨特说道。伴随着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其在国际项目中遇到的环境风险和争议问题也越来越多。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投资公司在加拿大的油砂开采项目中融资近450亿美元,而加拿大的油砂项目不仅遭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压力,加拿大政府同时也对富有争议的油砂项目进行整改或者叫停。

“如果保证对自然资源的享用权是中国政府要优先考虑的事情,那么保证其国际商誉也将极其重要。”来自美国地球之友的绿色投资项目经理米歇尔·陈·菲谢尔这样说,“虽然中国银行机构可能对国际社会的呼吁不屑一顾,但它们最终仍会认识到,采取世界级的有关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借贷政策将符合其自身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