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成“北大仓”
气候变暖,使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界线明显北移,黑龙江受益最为明显。许多曾经因为寒冷不能种植农作物的地方,现在已经是一望无际的良田。在把“北大荒”建设成“北大仓”的过程中,全球变暖“功不可没”。摄影/汤富

一些人认为,全球变暖可能会带来世界末日;也有人认为,全球变暖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在给许多地方造成危害的同时,气候变暖真的也会给另外一些地方带来好处吗?

冷暖交替,本是地球常态。地球从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就我们目前所能了解的20亿年地球气候史中,地球就曾几经“寒暑”:历经三次大的寒冷期(冰期)和两次“超级全球变暖”时期,即介于三次大冰期之间的大间冰期。在每一个大冰期中,也有着许多次冷暖变化,科学家称之为亚冰期和亚间冰期。虽然时间尺度不同,但冰期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面下降,生物稀少。而各个“全球变暖”时期,冰川消融,海面上升,生物繁衍。这样看来,对地球来说气候变暖带来的并不是灾难性的后果,相反,地球还每每受惠。

“黑龙江是全球气候变暖受益最大的中国省份之一。”2008年6月14日,在哈尔滨召开的首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家论坛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语惊四座。但这种说法,其实毫不夸张。

在把“北大荒”建设成“北大仓”的过程中,全球变暖“功不可没”。

气候变暖,尤其是冬暖突出,使冬小麦在黑龙江的种植成为可能,最北可延伸至克东和萝北等北部地区,这一界线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所确定的冬小麦种植北界(长城沿线)相比,北移了近10个纬度。

变暖对黑龙江农业最大的贡献,还要体现在水稻的种植上。对位于寒冷地区的黑龙江来说,升高的温度,就意味着更多的热量,更长的生长期,而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北京师范大学的方修琦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气候变暖对黑龙江水稻单产增产的贡献率达23.2%—28.8%,相当于在80年代的单产水平上增产9.9%—12.3%;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气候变暖对黑龙江水稻单产增加的贡献率高达19.5%—24.3%。更重要的是,越来越温暖的气候,使水稻适宜生长的最高纬度纪录被不断改写,水稻的种植北界已经移至北纬52°的呼玛等地,黑龙江水稻的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现在提到黑龙江出产的粮食,人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大米,而在20多年前小麦还是这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黑龙江,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超过小麦都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农业生产上一般认为,≥10℃积温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数,积温到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随着气候变暖,黑龙江省的积温带明显北移,水稻种植范围也逐渐向北部地区推移和扩展,目前大于2500℃积温带是黑龙江省所占范围最广的积温带,也是黑龙江省水稻的主要产区,而水稻种植北界现已推至北纬52°左右的呼玛地区。(资料来源/《自然资源学报》第20卷第5期)

这样的事也发生在东北的其他地区:吉林省水稻、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辽宁省农作物品种由中早熟型向中晚熟型发展,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了3次约500公里。气候变暖对整个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都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且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对增温还有适应的潜力。

地球进化史告诉我们,自然环境总是在变化的,变化会对处于其间的所有生物造成影响,适应环境变化的进化发展,不适应的灭亡淘汰。观察人类的历史,你会发现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人类是在不断地适应变化中兴利除弊、慢慢前行。(以上文字节选自《全球变暖真的就是世界末日吗?》一文,撰文/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