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的由来

1975年8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莱士·布勒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气候变化:我们是否正处在全球变暖的紧要关头?》的论文,这是第一次有人使用"全球变暖"这一词汇。此后,全球变暖逐渐成为科学家和公众关心的科学问题。

没完没了的热浪和不断刷新的气温,让身处“灼烧”中的人们从未像今夏这样,对于全球变暖如此笃信。

就在昨天(2013年8月8日),“全球变暖”这一科学术语迎来了诞生38周年纪念日。从当年的科学预言,到如今被全球90%科学家认同的“不争的事实”,有关全球变暖的研究一路走来并不平坦。尽管争论还会继续,气候变化研究者们用科学方法修正错误、探究真相的态度始终不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气候变化是一门无悔的科学,“做比不做好,不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在这样一个热得出奇的夏天,我们不妨“应景”地送上一句祝福:“全球变暖,生日快乐!”

从现象到原因,争论在弱化

围绕“全球变暖”这一命题,科学界究竟存在哪些不同观点?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刘洪滨近来做了详细梳理。其中,两大焦点问题(现象和原因)始终不绝于耳:一是近百年来,地球是否真的在变暖?二是变暖现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

对于是否在变暖,怀疑论者摆出的事实是,南极和中国西南地区在20世纪后半叶存在变冷趋势。刘洪滨说,尽管这些都是有观测数据所支持的,但忽视了一个基本前提,即全球变暖是一个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概念,不能以局地现象否认整体趋势。

就好比电影开场,观众纷纷进屋落座,但不排除有个别人出门。全球变暖并不否认气温的年际波动,更不代表“今年一定比去年暖”。

“人类活动致暖说”遭遇的质疑更多,其中的关键“弱点”在于,温室效应没法在自然系统中通过实验来验证。不过,不断积累的观测数据和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让它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共识。一个有力的回应是,只有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特别是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通过模拟再现出近百年的增暖趋势。

刘洪滨说,全球变暖的研究是一个“拼证据”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支持全球变暖的证据大量增加,科学界对相关问题的争论就会逐渐弱化。

坚持既不怀疑也不鼓吹

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不时扰动着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同度。但在丁一汇看来,正因有了不同声音,才使得科学界对于全球变暖的认识日臻完善。

从1989年起,丁一汇参与和主持编写了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他表示,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科学界向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客观、中立的立场,既不怀疑,也不鼓吹,更不会按照所谓的“政治意愿”有倾向性地选取数据,“我们的任务仅仅是用事实说话。”

几年前的“气候门”事件,促使科学界和决策者更严谨地推进气候变化研究。IPCC在第五次评估报告遴选作者的过程中,尤其关注区域和新老平衡:约有30%的作者来自发展中或经济转型期的国家;超过60%的专家属于新人,他们将为报告带来更多新知识和新视角。

不断演变中的无悔科学

历经25年研究,IPCC对于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的归因判断,看似得到了较为肯定的回答,可新问题接踵而来。将于下月陆续发布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不得不面对“近10到15年来变暖为何趋缓”的难题。

丁一汇告诉记者,目前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海水吸收的热量正从表层海水向中层、深层传递,表层海水的降温部分抵消了人类活动产生的增温效应。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科学家基于模拟计算和部分海洋观测的推断,对于深海区域缺少直接的观测数据。从现有研究出发,这些问题在第五次报告中只能点到为止,系统回答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气候变化是一门演变中的科学,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影响研究的价值,也不妨碍采取应对行动的决定。”丁一汇说,参与IPCC第一次气候评估的科学家当年很难看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苗头,但大家始终抱着一个无悔的信念。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们调整能源结构、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向低碳转型的核心推动力,这恐怕是气候变化研究的最大收获。